当前,过度用药甚至错误用药等现象亟待改变,冷水滩区食药监局梳理出公众误识率较高、潜在风险较大、行为矫正较难的安全用药十大误区。警示广大市民远离这十大用药误区,不要轻信广告、勿偏听谣传,遵医嘱、科学安全地用药。
误区一:保健品当药品
进入老龄化社会后,人们对保健养生日益关注。有些老年人尤其是慢性疾病患者担心长期服药有毒副作用,又求健康心切,误认为保健食品对疾病有直接疗效,拿保健食品当药品服用。在此,提醒大家保健食品不是药品,没有临床治疗作用,不能代替药品使用。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更应该严遵医嘱,科学长期地用药,切勿因食用保健食品擅自停药。
误区二:追求疗效多种药物叠加用
很多人认为生病了多吃几种药,作用会更强,疗效会更好,病好的会更快。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联合用药种类越多,药物发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越大,含有同种成分的药品不能重复服用,以免因剂量的叠加导致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误区三:随意更换或增减药物剂量
不论什么药物,都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更换或增减剂量,频繁换药,随意调整用药剂量,甚至停药,轻则达不到理想的疗效,加重病情,重则会发生增加并发疾病等危险,危及健康。
误区四:药品存放太随意致儿童误服
孩子好奇心重、模仿能力强,一些药品形状、色彩对他们都很有吸引力,加之家长存储不当,孩子可以拿到就很容易当糖豆误食,诱发疾病,甚至威胁生命。近年来,误服药物已成为儿童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家庭储药务必避开儿童可触及的地方,一旦发生意外一定要带上误服的药品及包装就近就医。
误区五:随意服用非处方药
相对于处方药而言,非处方药有较高的安全性、不易引起药物依赖性、耐药性或耐受性,也不易在体内蓄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非处方药本身也是药,不是绝对没有不良反应,有些非处方药在少数人身上也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所以,非处方药也要严格按照药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服用。
误区六:药物长期服用成瘾依赖性戒不掉
大家都知道麻醉类止痛药会引起药物成瘾,其实生活中一些常见药品如长期服用,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药品,如含有可待因的止咳药物、镇静催眠药物等等,也可能产生依赖性,应遵医嘱服用,切勿自行加大剂量和增强疗程。
误区七:怀孕了就抵制所有药
怀孕了,对准妈妈来说,除了孕育新生命的欣喜与期待之外,或多或少会伴随着不安的情绪,生怕稍有差池会伤害到腹中胎儿。尤其是准妈妈生病,怕伤到宝宝,坚决硬抗,不肯吃药。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药物孕妇都不能服用,孕期生病不必完全拒药。如果在怀孕期间生病,有服用药物的需要,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相对安全的药物进行治疗。
误区八:觉得中药是“安全无毒”的
近年来,中药养生逐渐成了一股潮流。很多人都认为中药安全、没有副作用,甚至能“有病治病,无病健身”。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药物的两重性是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之一,中药也不例外,服用中药前一定要明确是否对症。
误区九:用饮料或咖啡送服药物
口服用药应该用白开水送服,但在日常生活中,为图方便随手用咖啡、果汁、牛奶等饮料送服药物的现象,在忙碌的白领中并不少见。其实,用咖啡、茶水、饮料、牛奶等送服药物,可能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轻则影响药物疗效,严重会使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升高,副作用增强。
误区十:发烧就用抗生素
身边很多人在感冒发烧时都会自行使用抗菌药物,但发热不等于感染,更不等于细菌感染。抗生素对病毒无效,只能抑制或者杀灭细菌。引起发烧的原因很多,滥用抗生素可能会延误病情,或造成细菌的耐药性。因此,如果出现发烧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做检查,查明发烧原因以后,再根据病情需要来选择相应的药物。
(红网时刻通讯员 胡光雄)
来源:红网永州站
作者:胡光雄
编辑:刘林霞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