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12月1日讯(通讯员 陈雄德 邓秋燕 秦杨柳)“黄总,别急啊,这两天货会陆续发出的,保证不延误。”刚走进江华瑶族自治县“瑶山泉水”腐竹厂,就听见负责人聂海凉接电话的声音。火锅旺季到了,销量大幅上升,货源尤为紧缺。每天仅生产200斤腐竹,供不应求,天天催单电话接不停。
腐竹,又称豆腐皮或枝竹,因其形似竹枝状而得名,是煮沸豆浆表面凝固的薄膜。在江华街市比较畅销的有生优腐竹、黔楷腐竹、瑶山泉水腐竹,当中最为“矜贵”的当属“瑶山泉水”腐竹,每斤卖39.8元,是出了名的“天价”腐竹。
营养味美 名声在外
“瑶山泉水”腐竹为何“天价”还如此紧俏?聂海凉笑呵呵地告诉笔者。市面销售的很多腐竹,一斤豆子加N斤生粉,然后加各种增稠增筋增香剂,种种乱象,让人触目惊心。“瑶山泉水”腐竹以优质瑶山黄豆和瑶山山泉水为原料,经过选豆、去壳、磨浆、滤渣、煮浆、擦边、挑皮、晾晒、转竿等纯手工艺加工精制而成。利用天然阳光山风晾晒,绝无任何添加剂、防腐剂,耐泡耐煮有弹性,色鲜体薄,油亮清香,生态营养,美味健康。而且日产量不高,500斤黄豆只能生产200斤腐竹。从去年8月投产至今,采用“实体+互联网”销售模式,通过瑶润人家微信公众号、农村淘宝、湘村购等电商平台,直供广东、广西、北京等市场,一直好评如潮,订单不断。今年7月还拓宽国际市场,远销到美国,深受海外华人华侨的青睐。
村干部变“扶贫老板”
聂海凉的另一个身份是码市镇大新村党支部副书记、计生协会常务副会长。说起当初创业办公司的初衷,聂海凉娓娓道来。近年来,码市镇大力实施“旅游兴镇”战略,深度开发旅游资源,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服务标准,打造景区品牌,助力镇域经济发展。看准商机的聂海凉与好友许万思,抢先一步搭乘码市旅游“快车”。2016年7月12日,两人注资200万成立了江华县瑶润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同时,政府免费提供原中河乡政府办公大楼给公司做厂址。位于湘粤桂交界之处的中河村,站在高处放眼望去,青山突兀烟然淡簿,如帘的瀑布垂淌于山林之间,如诗如画仿佛梦境一般。利用瑶山特有的人文地理打造瑶族土特产,“瑶山泉水”腐竹生产的理念也由此产生。
“现在村里很多年轻人出外打工,老人和小孩留守在家,如果能更好地发展腐竹产业,就能让村民留在村里工作,更方便照顾老人和小孩。无论出于个人感情,还是为了发展大新村的经济,我都希望把瑶山的腐竹技艺和蕴藏其中的乡土文化保存下来。”说干就干,聂海凉与大新村聂祥省等10户计划生育贫困家庭结对帮扶,签定了《结对帮扶协议书》,由村干部摇身一变成了带动贫困户脱贫的“扶贫老板”。附近雾香村、中河村的盘福英、李经红等2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五保户也常年在厂里做事,最高年收入可达三万。一年时间下来,原来穷困潦倒的贫困户开始绰有余裕,其中13名贫困户已经脱贫。
“在这里上班,干活方式很灵活,既能创收,也能照顾家庭。”田沟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邱秀珍向笔者说道。“豆浆煮沸之后,在最上面会结成一层豆浆皮,把这层豆浆皮捞起来晾晒,晒干之后就是腐竹了。豆浆每沸腾一次,就结一层皮,有多少层皮就有多少腐竹。”只见她手上拿着一块薄铁片,沿着锅边轻轻地刮浮在豆浆上的一层姜黄色的豆浆皮,快速地捞起挂在锅上方横放的一根竹竿上晾干。
打响品牌 寻求突破
“码市的地形以丘陵为主,一年四季光照都非常充足,适合种水稻、黄豆和花生。加上我们的灌溉水源是清澈优质的冯河水,可以说土肥水清,种出来的黄豆含糖量低,蛋白质高,很适合用来做腐竹。”
聂海凉介绍,现在公司在想方设法争取农产品发展资金支持,形成产业链,也将发展绿色循环产业,利用腐竹制作剩下的豆渣,变废为宝,发展绿色养殖业。“农村专业合作社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就绪,明年春鼓励村民多种植黄豆和养殖家禽牲猪。采取“企业+农户+专业合作社”的模式,重点扶持一批种养专业户。凡村民种的黄豆全部由公司上门按市价收购,确保村民生产的农产品在家门口就变成真金白银。”
聂海凉信心满满地告诉笔者,“我们下一步还想在大新村开设分厂,增加产量,扩大市场,以此引导手工技艺的“传、帮、带”,让“瑶山泉水”腐竹这一张张小“豆浆皮”走得更远。同时结合旅游景点,挖掘文化内涵,加快推出以农家乐、果品自摘游、生态游、景观游为主的旅游专线,确保公司名下的腐竹、茶叶、畜牧、旅游四大产业齐头并进,努力盘活资金,做大做强瑶润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为乡亲们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更多的贫困户一起脱贫致富。
来源:红网永州站
作者:陈雄德 邓秋燕 秦杨柳
编辑:刘林霞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