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永州3月10日讯(通讯员 梁利 罗文娟)如何从根本上脱贫?蓝山给出的答案是,建立起产业扶贫的长效机制。
建立自强自立机制。在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开展“人穷志不穷,脱贫靠自身”自强自立活动,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惠民政策,对全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在校学生实现应助尽助,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2017年,全县发放学前教育补助2665人次,133.3万元;发放义务教育补助8150人次,446万元;发放高中教育补助1214人次,121.8万元;发放中职教育补助1118人次,111.8万元;为1131名大学生办理助学贷款897.1万元。全县无一贫困家庭学生因贫失学。
建立利益联盟机制。该县鼓励支持产业带头人流转贫困户土地,在同等条件下保障贫困户务工。土市新安村将1170亩土地的流转给湖南省三峰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村民以地入股,采用“租金+薪金+股金”的发展模式,群众不仅可以获得股息,还可在自家门口就业取得劳动报酬,此举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200多万元。
建立产业保障机制。该县政府在切实加大扶贫专项资金投入的同时强化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管力度,建立县、乡、村三级扶贫惠农资金公示制度,及时公开公示扶贫政策、项目和资金有关信息。此外,该县还通过开发“扶贫特惠保”等保险产品,为发展扶贫产业解决后顾之忧。2017年,蓝山累计发放扶贫支农贷款1.8亿元,县财政设立产业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2000万元,蓝山农商银行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授信实现全覆盖。2017年,省里下达该县小额信贷指标任务1278万元,该县采取个贷自用模式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发展扶贫产业,共发放小额扶贫贷款1343.5万元,完成任务数的105%,有299户贫困户直接受益。
来源:红网永州站
作者:梁利 罗文娟
编辑:刘林霞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