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宁远:昔日“东南飞” 如今“雁归巢”

  红网时刻永州4月26日讯(通讯员 乐水旺 徐艳)“去年10月,我在星宇农业公司的帮助下种植10亩黑木耳,目前,交给公司干木耳8000多公斤,每公斤50元,总产值40万余元,纯收入10万元,这么好的事我以前想都不敢想。”4月26日,宁远县水市镇樟木脚村村民邹明生正忙着采摘黑木耳,喜上眉梢。

  邹明生所说的星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其负责人乐昌龙今年52岁,1988年九疑山学院毕业后,一直在外打拼,在高尔夫球场从事管理工作23个春秋,2016年返乡创业之前在深圳东部华侨城任职。

  2016年底乐昌龙返乡后,在宁远县舜陵街道麻池塘村租地200亩建立大本营,投资600万元办起了菌种生产车间和黑木耳种植示范基地,成立宁远县星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走出了一条精准扶贫之路。

  据介绍,该公司负责提供种苗、产地设计、技术辅导、产品回收,带动舜陵街道、水市镇、湾井镇、九疑山瑶族乡等乡镇11个村种植黑木耳200多亩,今年预计销售收入能够达到1000万元,其中6个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达到4万元,直接带动20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公司就地取材自己生产菌种,建起了占地20亩的黑木耳菌种生产车间和菌种培养暗室棚,每天可生产菌棒4万棒,每年7至9月生产菌棒可满足400亩大田用种。

  湾井镇梅子窝村是典型山区贫困村,村民渴望寻找致富产业,2016年村里派人到溆浦县学习黑木耳种植技术,并引种种植10亩黑木耳,每棒种菌花费4块多钱,当年不但没赚钱还亏了本。2017年从星宇公司直接引种,每亩节约成本1.5万元。为帮助贫困村发展黑木耳产业,减少成本投入,公司还为基地垫付30%菌种款,到交木耳时再从货款中抵扣。梅子窝村村支书欧阳来生说:“梅子窝黑木耳种植专业合作社扭亏为盈,乐昌龙功不可没。”

  黑木耳大田生产管理粗放,只要喷好水,适时采摘就行。水市镇梯子洞村常年气温比山外低3、4度,一年只能种一季水稻,生产效益低。2017年晚稻收割后,11月请星宇公司帮助村里发展种植5亩黑木耳,尽管栽培时间晚了点,因为管理到位,目前交给公司干木耳3750公斤,产值18万余元。

  黑木耳生产是用工密集型产业,从菌棒生产到大田摆放、采摘木耳,每亩需用工50多个。在禾亭镇富村小康黑木耳种植基地,来基地采摘黑木耳的村民唐程荣告诉笔者,出工一天工资85元,他冬闲时间就赚取工资7000多元。宁远县农委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去年,全县种植黑木耳200多亩,公司开展黑木耳实用技术培训500余人次,农民在家门口打工,仅工资一项近100万元。”

来源:红网永州站

作者:乐水旺 徐艳

编辑:刘林霞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z.rednet.cn/c/2018/04/26/184550.htm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