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华:“鸭司令”托起村民致富梦

  红网时刻永州5月15日讯(通讯员 唐世日 黄春华)“这只鸭子眼睛有神,是好鸭。每天清早起床后,要通过看鸭的状况和鸭粪来判断鸭群是否健康,以达到预防病症的目的。”5月15日一大早,江华瑶族自治县沱江镇沱岭村陈继好的鸭场,陈继好正向慕名前来取经的村民介绍养殖经验。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一批有经验、有资金、有头脑且有乡土情怀的人,毅然返乡回家创业。

  今年52岁的陈继好就是其中的一位。2016年,陈继好回家过年时,发现家里外出打工的人多,村里部分土地撂荒,心里很不是滋味。去年5月,长年在外地租水塘进行鱼、鸭混养的陈继好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将正在盈利的鸭场转让,回到家乡沱岭村,投资近100万元租了20余亩地,建成约6000平方米养鸭大棚,从桂林引进了优质鸭开始了自己的专业养鸭梦,当起了“鸭司令”。

  陈继好介绍说:“这种是樱桃骨鸭,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45天就能生长到8斤多。按批发价每公斤10元算,一只鸭子可以卖到40元,除去成本一年收入100余万元。”

  “1至3天时,进行鸭肝疫苗;10天时,进行禽流感疫苗;预防5次,才能出栏。养鸭要用井水,没有污染的水养出来的鸭子,才没有病菌,品质才好。”陈继好指着专门用来养鸭的3口水井说。

  陈继好从事养殖行业10多年,多年的摸爬滚打早已练就了一身好本领。他自己配制并注射疫苗,鸭棚还专门配备了喝水槽,以免鸭屎污染水质。同时,为了增加附加值,充分利用鸭粪,还种植各种果树40亩。通过科学养殖,不仅成活率高,而且鸭肉品质好,产品不但在县内各乡镇市场畅销,还吸引道县、江永、蓝山、新田等地的商贩也纷至沓来批发。

  为保证每个月都有鸭子出栏,陈继好将6个大棚分批次养鸭。他兴奋地说:“这样不仅减轻了工作量,也保证了市场调节,去年5月到现在已卖了10万只。”

  “这鸭子肉质好,味道很鲜美,所以又来进购鸭子了。”江永县的陈老板每周都要到陈继好的鸭场批发。

  “陈老板特地安排我们这些贫困户做一些放鸭子饮水、铲鸭粪、消毒等工作,能挣100多元一天,每月能拿到3000元左右的工资。”陈继好建鸭场后,就主动从村里聘请了陈继华等多名贫困户来鸭场工作。

  对于未来,陈继好信心满满,他告诉我们,自己先带头养,赚了钱,再带动村里想搞养殖的贫困户一起养殖,为他们提供技术,提供鸭苗、饲料。下一步,还将扩大规模,成立合作社,培养更多的养殖户,要让鸭产业成为助推精准扶贫的利器,使乡亲们早日实现脱贫致富梦。

来源:红网永州站

作者:唐世日 黄春华

编辑:刘林霞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z.rednet.cn/c/2018/05/15/183751.htm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