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永州6月1日讯(通讯员 唐世日 李江辉)“这种饲料,可以增强免疫力,也让兔肉更加细嫩。”5月26日,江华瑶族自治县大路铺镇花地湾村的蒋丁华没有休息,正用自己的一只手给兔子喂食。配饲料、搅拌饲料、端桶,就连一只手抓兔子都是那么灵活熟练。
“打扫卫生、割蔬菜、配饲料、喂食,都是他一只手完成的。”蒋丁华的妻子说。
1998年,一次意外中蒋丁华不得不截肢右手,从此靠左手谋划生计。2016年,51岁在外打工几年的蒋丁华返乡回家,自主创业搞养殖。经过多方考察之后,蒋丁华选择了养殖肉兔。当年他便购买了100多对种兔开始创业。刚养殖不久,蒋丁华种兔下的兔崽却极易发病,因缺技术,眼睁睁看着1800多只兔崽死了,种兔也发病死到剩下10多只。
“那时晚上睁着眼睛、闭着眼睛都是兔子,还天天半夜三更爬起来看兔子、找原因。” 蒋丁华谈起当时的困境无奈地说。
兔崽养不活,再多的钱投入也是白搭,缺乏养殖经验的蒋丁华一度为兔子发病搞得焦头烂额。听老人说某种土办法治兔病有效,蒋丁华都会到山里挖来中草药为兔子治病,但仍然没有效果。有一天,蒋丁华听说宁远九嶷山养兔技术好,他连夜急忙赶去学习。通过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兔子病情才终于得到控制。
兔子的病控和健康问题都解决了,可成本问题又开始困扰蒋丁华。他又开始摸索防病的方法和如何节约养殖成本。为了保证喂料安全、营养丰富,蒋丁华根据兔子的饮食需求,开始自己种植蔬菜,并且查阅书籍资料,了解饲料的营养和防病能力。
“米糠、豆粕、麦皮、骨粉等按照不同比例配的,货真价实,每年饲料成本也不高。”蒋丁华一边配送兔饲料,一边兴奋地说。
科学的养殖方法,兔子也越长越好,一年十窝的繁殖,让蒋丁华走出了困境。为了养殖更多的兔子,蒋丁华把新建两层的房子专门用来养殖种兔。
蒋丁华靠着一颗坚韧的心和一只勤劳的手,从10对肉兔开始养,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发展到一年出栏5000多只。就这样,他一步一个脚印走上了致富路。
“干事业,只要有奋斗的精神和坚持到底的恒心,一只手也能做得比健全人好。”蒋丁华谈起这两年的收获兴奋不已。据悉,去年蒋丁华便出栏肉兔5000多只,销售额超过30万元。
看到肉兔良好的市场前景,蒋丁华有了更远大的目标。他要将兔子做成一个大产业,建一个更大的兔子养殖场,进行生态养殖,再进行深加工,搞一条龙服务。
来源:红网永州站
作者:唐世日 李江辉
编辑:刘林霞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