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的十九大奏响乡村振兴的号角后,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吹响了乡村振兴的冲锋号,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聚焦聚力乡村产业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人才振兴和文化振兴,扎实推进“十百千万”乡村振兴试点工程,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永州路径,全市乡村振兴建设如火如荼、百花齐放。但不容否认,少数地方在推进乡村振兴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就当前全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存在的短板和弱项进行了调查和思考,认为应重点解决好以下三种倾向:
一、解决好村庄规划与工作推进相脱节的倾向,精心绘制乡村振兴“成长坐标”。
工作有规划,推进才有方向。当前,各县区少数地方仍不同程度存在乡村振兴规划设计滞后现象。笔者建议,加大乡村振兴规划推进,各县区按照“着眼当前、立足长远、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的原则,利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对所有乡村进行科学规划,正在规划的村庄,要坚持高标准的要求尽快修订完善;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加快规划进度,全力打造整体风格协调、区域各具特色、人文风情各异的美丽乡村。规划要以国家、省、市出台的乡村振兴有关文件为指导思想,结合本地实际,综合考虑各个乡村资源禀赋、自然地理、人文历史、产业现状、风土人情、社会环境等特点,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乡村振兴的“成长坐标”,实现多样化、特色化振兴,决不能千篇一律。规划必须明确当前和今后3至5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之内要做什么、干什么,达到什么标准,实现哪些目标,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规划重点要对农村建房进行严格管控,对农村建房位置、方位、风貌等进行管理,打造风情各异的乡村。要明确坚守“五条底线”。即不突破环境容量,不破坏自然地貌,不破坏自然水系,不破坏村庄肌理,不破坏传统风貌,让美丽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规划制定后,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对于不严格执行规划,朝令夕改规划,规划与建设“两张皮”的现象要强力问责。
二、解决好经济发展与乡风文明相制约的倾向,用心浇灌乡村振兴“文明之花”。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永州历史文化、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底蕴丰富,各县区乡村文化万紫千红,争奇斗艳。当前,仍有个别地方把乡风文明工作当作“虚功”“慢活”,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建设,导致乡村经济发展快,但不同程度出现道德滑坡的现象。
笔者建议,要花大力气做好乡风文明这篇大文章,推动永州乡村大发展大繁荣,让更多永州人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育好乡土文化队伍。大力开展文化结对帮扶,培育挖掘乡土文化本土人才,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文化活动,整合民间艺术资源,发挥文化能人、民间艺人的作用,广泛动员农民参与具有乡土特色的文化活动,在每个村培育一支20至30人以上的文化文艺队伍,吸引一批热爱文艺、唱歌、跳舞、书法、绘画等爱好者自发组建队伍,经常性地开展自编自演、寓教于乐的群众性文艺活动和节庆活动,让文化生活美起来,推动农村“千村千美”“各美其美”。同时,因村制宜为农民提供文化服务,实现由政府“单一供给”转向“多元供给”,实现“政府送戏给农民看”到“农民演给农民看”。二是搭建好党建文化长廊。近年来,江永县在贫困村向光村推行了“党建文化长廊+光伏产业”的建设模式,该县将用2至3年时间在全县乡村建好一批党建文化长廊。笔者建议,全市启动党建文化长廊建设,在每个村建设1至2个文化长廊,分层打造基层党建新阵地,通过长廊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遍布乡村,引导广大群众自强不息、向善向上。三是规范好农村村规民约。建议由市级层面或县级层面制定村规民约模板,各乡镇和农村结合实际相应增加内容。引导全市各村委会(社区)依法依规制定符合本村实际、操作性强的《村规民约》,制作“言行清单”,对村民言行举止进行全面规范,力争在2019年上半年实现村村有规范化、特色化、科学化的村规民约。
三、解决好示范带动与统筹兼顾相失衡的倾向,播撒乡村振兴“阳光雨露”。
当前,少数地方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仍不同程度存在“重点轻面”的现象,没有正确处理好“点线面”的关系。个别地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片面追求“速战速决”、“立竿见影”,一年大变样。有的总是选择在基础条件优越的农村、或“景区村”进行试点,优中选优。个别地方对示范村实行人力、物力、财力聚集,不计成本打造乡村振兴样板,难以实现以点带面,示范点经验基本不具有复制性和推广性。
笔者建议,各地在推进乡村振兴建设中,要坚持示范带动与统筹兼顾齐抓。一方面,要抓好示范村选点。不仅要选择区位优势显著,已经有良好基础的区域进行择优试点,还要根据不同地区乡村的自然地理、资源特色、产业基础,针对不同村庄、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开展分类试点试验,以积累不同经验,推广不同区域,解决不同问题。另一方面,要抓好面上村建设。对于未纳入示范村的农村,要聚焦村里基础设施、环境整治、精神文化等最需要的地方,每年干几件实事,让党的“阳光雨露”惠及所有乡村,让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作者沈勇强 系江永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
来源:红网
作者:沈勇强
编辑:刘林霞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