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安:此情不只为追忆 文旅融合振乡村

25888_副本_副本.gif

资料图。

红网时刻6月19日讯(东安站记者 刘联波)端午前夕雨菲菲,追思先贤不成篇。撑一把青伞,着轻装长袖,跟随友人的步伐,日前,记者来到东安县芦洪市镇赵家井村的树德山庄。耀祥学子,琅琅读书之声不绝于耳。青砖铺地,园林建筑曲径通幽处极为悦目。伫立八角亭向外眺望,远山如黛,电塔勾勒轮廓;近河秀美,阡陌纵横如画,好一幅水乳交融的乡村振兴图。

“唐生智将军是著名的爱国将领,也是国民党中,唯一未与共产党作过战的一级上将。他曾经三次反蒋,但最终与蒋介石和好如初。在南京保卫战后,长期闲居在家,并在山庄旁边创办耀祥书院,教书育人,研究佛学、哲学。”树德山庄讲解员声色并茂地讲解起唐生智将军的生平故事,引领着我们再次追忆起他那不平凡的一生。

革命斗士波澜壮阔极一生

唐生智(1889-1970),字孟潇,湖南东安芦洪市人,1911年加入同盟会,1914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唐生智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反对封建帝制,进行民主革命斗争,参加了辛亥革命、“讨袁”“护法”运动。北伐战争时期,赞成孙中山先生提出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曾先后担任北伐军第八军军长、前敌总指挥、湖南省政府主席,抗日战争时任南京卫戍司令。

唐生智于民国16年(1927年)回乡修建树德山庄,1938年至1949年回乡居住,树德山庄成为民主革命联络地点,为参与组织、策划湖南和平解放做出了重大贡献。1996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将山庄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永州市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中国成立后,唐生智历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长、政协湖南省委员会副主席(一、二、三届)、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国防委员会委员以及民革中央常委(三、四届)等职务,1970年4月因病逝世,终年81岁。

六字校训建校树德重品行

1938年,正值抗日战争烽烟乍起之时,在乡居住的唐生智声援抗日救亡运动,在山庄右侧的东山町创办湖南省立耀祥书院(现为耀祥中学),不但招收贫困子弟,予以减免学费,而且招收女学生,男女混合招生从此在东安开了先河。

唐生智做人非常注重德行,在当时的抗日救国运动中,唐生智确定耀祥书院的办学宗旨是“树人第一、植道德为大本”,提倡固有文化,培养社会中坚人士,强调“好学、力行、知耻”六字校训。要求做人应诚实、正心、修身、齐家;做事则应治国、平天下、有利于国计民生。

他说:“一个人的成功,百分之三十是靠学校所学的知识,百分之七十是靠为人处世。”因此“德”关系到一个人的成功,民族的兴衰和国家的存亡,“德”字十分重要,所以唐生智将军将故居取名为树德山庄,并刻意将“德”字少写一横,目的是为了告诫子孙后代不断的将“德”字做到完美。

文旅融合 乡村振兴展宏图

树德山庄占地面积2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是我国20世纪初民居建筑的代表之一,具有中国传统民居对称布局和序列的特点,是文化旅游经济的一座资源宝库,是唐生智先生光辉历史的形象再现,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科学、艺术价值。

而树德山庄所在的芦洪市镇赵家井村,S217、洛湛铁路穿村而过,东距永州市区15公里,南望东安县城44公里,全村共19个村民小组,2573人,耕地面积4000余亩,与永州市最大的投资项目——神华国华永州电厂隔河相望。

近年来,东安县委、县政府秉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不断加大对唐生智故居的保护力度,把故居的维修及其配套工程的建设列入县重点工程项目,深入挖掘树德山庄历史文化底蕴,建设树德山庄文化旅游展示区,力争将树德山庄建设成为集建筑艺术观赏与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于一体的文物保护和旅游观光综合性旅游产品。

同时,东安以建设神华国华永州电厂为契机,在此高标准规划和建设了美丽田园体验综合体示范区,将神华火电工业文明的“火”文化与芦江生态旅游“水”文化完美融合,打造“水火交融、魅力应阳”为主题的美丽乡村“一带八景”旅游观光带。其中,树德山庄文化旅游展示区就位于观光带建设核心区,与片区的永电新村及东安鸡美食馆、芦江河自然风光带、赵家井美丽乡村交融互动,规划总面积为1550亩,总投资约5.2亿元。东安以加快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县和把树德山庄建设成“国家AAA级景区”为目标,围绕树德山庄、生态火电厂和美丽田园综合体,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创建一个“游名人山庄、赏田园风光、品特色佳肴”的融人文欣赏与生态休闲于一体的文化旅游品牌。

目前,树德山庄所在的赵家井村,东安县已投入建设资金1.2亿元以上,高标准建设“一纵四横”路网,新建特色鲜明的永电新村和风味独特的东安鸡馆,打造风景秀美的芦江河沿岸风光带等,赵家井村已成为东安县重要的乡村振兴示范区。农村变社区,村民变市民,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图正徐徐展开。

来源:红网

作者:刘联波

编辑:李艳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z.rednet.cn/content/2019/06/19/5602878.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