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位于湖南道县烈士纪念园内的陈树湘烈士墓(6月16日摄)。新华社发(陈泽国 摄)
新华社长沙6月30日电 题:绝对忠诚:断肠师长陈树湘的生命倒计时
新华社记者张瑞杰、袁汝婷、柳王敏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四马桥镇富足湾村馒头岭脚下大园井内,泉水汩汩流淌,村民们在井边洗菜、洗衣,孩童在旁边嬉戏。蹲在井边,伸手触摸井水,从指尖传来愉悦的清凉感。
1934年12月17日,红34师师长陈树湘率余部在此与敌人激战,打光最后一颗子弹后,在此不幸被捕。
陈树湘,湖南长沙人,出身贫苦佃农家庭。在毛泽东、何叔衡等共产党人的影响下,他接触并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在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逐渐从普通一兵成长为一名英勇善战、威震敌胆的红军师长。
在长征中,陈树湘受命掩护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他率领的红34师被称作“绝命后卫师”。
沿着新修的便道拾级而上,很快来到陈树湘负伤后藏身的山洞。“当时这里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样洞口敞开,那时它像井一样,洞口在上面,很隐秘,小时候我们经常下到洞里玩耍。”70岁的周玉生老人说,当年陈树湘在这个山洞养伤,爷爷周明安和父亲周昌荣都给他送过饭,他们知道他是个红军。
“爷爷之前还曾为红军带过路。他说红军是好人。所以,他愿意冒着生命危险为红军做事。”周玉生说。
“爷爷和父亲给他送了5天饭,后来听说有红军被抓了,还是个‘大官’。”周玉生说。
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著的《红军长征史》记载,湘江之战中,担任红军总后卫的红五军团,在永安关、水车一带阻击“追剿”军第三路的追击,掩护军委纵队及红军主力渡过湘江。该军团第34师被阻于湘江东岸,转战于灌阳、道县一带,虽经英勇战斗,予敌重大杀伤,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全军覆没。
“师长陈树湘身负重伤,不幸被俘。敌保安司令何汉听说抓到红军师长,高兴得要命,马上命令部下将陈树湘抬着去向上级邀功领赏。陈树湘为了不使敌人的企图得逞,乘敌不备,用手从腹部伤口处绞断了肠子,壮烈牺牲,年仅29岁。”道县党史研究专家蒋元神说,陈树湘牺牲后,敌人残忍地割下他的头,送回他的原籍长沙县,挂在了城墙上。
蒋元神表示,陈树湘的人生很短暂,却从走上革命道路的那一天起,就矢志不渝跟党走,坚决听党指挥,铸就了共产党员的光辉榜样。他身体力行捍卫了“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理想信念,谱写了一曲无条件忠于党和人民的生命赞歌。“他的牺牲,体现了绝对忠诚、绝对信仰、绝对担当、绝对英勇。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如今,在道县烈士纪念园里,建立了陈树湘烈士生平事迹陈列室和他的衣冠冢,前来瞻仰的人们络绎不绝。
这是位于湖南道县四马桥镇富足湾村的红军三十四师馒头岭战斗旧址一角 (6月16日摄)。新华社发(陈泽国 摄)
这是湖南道县烈士纪念园内的革命烈士纪念碑(6月16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发(陈泽国 摄)
人们在湖南道县烈士纪念园内的陈树湘烈士生平事迹陈列室参观(6月26日摄)。新华社发(陈泽国 摄)
这是位于湖南道县四马桥镇富足湾村的陈树湘被捕地(6月16日摄)。新华社发(陈泽国 摄)
这是在湖南道县四马桥镇富足湾村拍摄的陈树湘烈士当年藏身养伤的山洞(6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思维 摄
在陈树湘烈士牺牲地湖南道县蚣坝镇石马神村,矗立着刻有“断肠明志 绝对忠诚”字样的石碑(6月16日摄)。新华社发(陈泽国 摄)
来源:新华网
编辑:周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