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国优秀教师江华瑶族自治县瑶族小学教师邓务姣
红网时刻通讯员 唐世日 永州报道
彩虹是一座五彩之桥,为孩子们搭起的一条通向生活彼岸通道。
过崎岖山路,经钩挂岭,触摸到了坐落在距离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城60多公里的涔天河水库扩建移民新镇——水口镇的江华瑶族自治县瑶族小学。
时过33载,该校邓务姣宛如一座架通大山孩子里心的“彩虹桥”,闪烁着五彩光阑,引领他们走出大山,寻找美好明天。
邓务姣带领孩子们一起打扫卫生。
幸福 孩子在她班上读书
瑶族小学的学生来自全县的边远山区,常年住校。邓务姣把全部精力和时间全部用到了学生身上,周末的私人空间也不闲着,除带孩子们上街玩耍、购买日常用品,还带领孩子们一起做综合实践活动。爱情小镇、巨型铜梳前都留下了她与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关心学生的衣、食、住、行,成了邓务姣的重要工作和习惯。学生病了之时,也是她最着急之时。
2018年的一天,学生尹佳(化名)因感冒引发心脏病,邓务姣及时送医院诊治。“我们家有心脏病遗传史,开学时忘了告诉你,幸亏你及时送他到医院治疗,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尹佳佳的家长感激不尽。
今年5月中旬至6月中旬,腮腺炎在校园流行。邓务姣当起了预防腮腺炎“护士”。5月13日星期一,李骋耳朵傍痛,邓务姣立刻把他送到医院,确诊为耳炎。5月17日星期五,邓务姣带领孩子们用将艾叶放在炭火上第三次熏教室,还进行了全面消毒。6月10日星期一,又一位学生感觉不舒服,邓务姣立即送他到医院,还好惊心一场,原来感冒了……翻开邓务姣班主任记录本,详细的记录着每天学生疑似症状人员名单、送学生到医院具体时间、消毒的时间,学生量体温记录。一个月下来,班上学生没有一人患腮腺炎。
家长纷纷称赞,“邓老师是尽责的老师,孩子在她班上读书,好幸福啊!”
敬佩 心里只有孩子
邓务姣病了仍舍不得请假治疗。同事说她工作狂,连命都搭进去。
2002年9月,邓务姣患面部瘫痪,她坚持上午上课,下午才到邻镇的位祖传中医做整整一个下午针灸。晚上又赶加班上上晚自习。“这就是没有得到妥善彻底治疗留下的后遗症。”看着邓务姣脸部皮肤仍然还有神经痉挛,她丈夫邓冯春说:“还好,现在可以吹风扇了。”
今年上期,邓务姣查出子宫肌瘤,医生劝她做切除手术。她放不下马上毕业的孩子,也怕影响学生情绪和学习。她放弃了暂时手术治疗,坚持服药治疗。
学生鱼桂荣等在周记里写到:“老师,您身体不好,早点休息!每天晚上不要工作很晚,生病不能拖下去……”在班级微信群里家长们也劝邓务姣工作别太辛苦了,注意休息,保重自己的身体。
2014年,邓务姣的母亲脑梗瘫痪住院,她把母亲在医院安顿好后,就交给了弟弟、妹妹照顾; 2017年,家娘青光眼两次手术,也是安顿好后,又一次交给了弟弟、妹妹;今年5月,邓务姣的母亲确诊肝癌晚期,做通了78岁父亲来照顾的工作,自己安心坚守课堂抓紧复习。
“有一道彩虹,不出现在天空,你就是那道彩虹,却常常出现在我们心里,也架起了我们心中通向未来的桥,您就是我们的妈妈。”51岁生日时,学生写给她的一段话。
“想到懂事的孩子,更舍不得丢下自己的工作,再苦再累,值了。”邓务姣说。
创新 教育教学工作有特色
江华瑶族小学大多为留守儿童。邓务姣每接一个新班,她都会制定两年的计划,明确每位学生学习目标,根据目标制定措施,落实到孩子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同时,她充分用班级常规制度训练学生,拟定班集体与学生的远近期目标,培养每个学生将集体动力自觉落实到个人身上,还注重培养班干部能力,达到了老师外出学习,班长和学习委员轮流上课,劳动委员负责卫生,纪律委员负责监督同学们,小组长负责批阅作业,各项工作井然有序。
在语文教学中,邓务姣注重40分钟的高效课堂。课前预习,她引导学生悟作者写作意图,圈画课文重难点,记下自学中的困惑,查找工具书解惑;课堂上,她引导学生探究困惑,大胆提问,各抒己见,适当点评。同时,邓务姣引导孩子们大量阅读,每人必须每天阅读两篇课外文章,完成读书卡,摘录好词佳句,一周写一篇读后感。
“2019年上期,学生共阅读课外书籍3196本。”笔者统计孩子们阅读书籍登记本惊奇发现。
邓务姣利用双休日学生不回家的时机,她带领学生到图书馆看书,值日。引导学生寒暑假进行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参观科技馆,手把手教孩子包饺子等,提升学生写作能力,也体会父母的艰辛。“孩子们勤俭节约品质不断培养,一个学期下来,孩子们存的零用钱还剩13000多元。”邓务姣把登记在本子上密密麻麻的账本展示出来。
“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完美衔接,学生自然喜欢语文,也会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学语文有劲头,学习效率就自然就高。”邓务姣说出了自己的教育秘诀。
留下 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
“考吧!我们一起考县城沱江镇二小,以后又可以搭档。”曾在瑶族小学搭档黄艳琼无数次劝她。
近30年,都在大瑶山里教书的邓务姣不是没有想法,也梦想与憧憬着在县城的美好生活。2016年、2017年,她均以第一名的成绩考进县城沱江镇一小和四小。
“邓老师,您教几年级,哪个班?我家孩子特别喜欢,想做您的学生。”还没有到考入的学校报到,邓务姣一天就忙着接学生家长的电话。
邓务姣仿佛看到孩子们渴望的眼睛。最后,邓务姣选择留在大瑶山。“谁不想进城,大山里教学相对落后,更需要老师引领。留下,才能让更多大山的孩子走出大山。”邓务姣告诉笔者。
33年的坚守,迎来送往。“自己所教的学生遍布各行各业,好多已经在单位单位领导。获得那些优秀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等这些荣誉远比不上学生有出席感到幸福。”谈起学生,邓务姣一脸的幸福。
“邓老师,每期都被评为校优秀班主任,所带的班级每期评为学校文明班级,多次评为县教学质量优胜班级。”江华瑶族小学校长刘志荣说。
来源:红网
作者:唐世日
编辑:李艳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