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扶贫路上绝不落下一户一人”——记新田县龙泉镇小岗村扶贫工作队长、党组织第一书记眭玲艳

今年51岁的眭玲艳现任新田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她一心扑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始终践行着“扶贫路上绝不落下一户一人”的铮铮誓言,吃住在村,入户走访,访贫问苦,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为贫困群众做了许多实事好事,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勇于担当 踏上扶贫路

“我在乡镇当过镇长,在局机关里我算是比较熟悉基层工作的干部之一,尤其形势这么严峻,这个担子我挑比较合适。”2017年3月,省扶贫办到新田县龙泉镇小岗村检查扶贫工作,发现了11个问题,村、镇、后盾单位相关工作人员先后受到处分。面对小岗村当时的扶贫工作状况,谁也不愿意沾上任何关系。2017年4月,49岁的眭玲艳主动请缨,被派驻到小岗村担任扶贫工作队长、党组织第一书记。从此,眭玲艳带着责任、带着使命踏上了扶贫之路。

进村入户 踏遍千家门

进驻小岗村的眭玲艳立即召开会议,全面了解村里的村情民意。第二天,便带着工作队员,挨家挨户地摸排情况。由于小岗村人口多、自然村多,老百姓居住密集,且外出务工人员多,全面掌握各家各户的情况十分困难。为解决这个问题,眭玲艳每到一个自然村便画出一张贫困户的位置图,图上标注贫困户的家庭人口、建档时间、致贫原因等信息。

“走访中我发现,有些贫困户住着高楼、开着小车,与建档立卡的信息严重不符。”眭玲艳意识到,不解决“识别不精准”这个问题,精准扶贫工作便无法顺利开展。找准症结所在,眭玲艳带领扶贫工作队员和镇村干部,仅一个月的时间,走访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和重点户共163户,清除不符合建档立卡条件的“四类人员”50户170人,新识别9户28人。同时针对合户、拆户、返贫等情况,对贫困信息进行了全面核查和清理,原来建档立卡的146户510人,整改后为100户405人。做到精准识别,精确整改,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认同。村里人都称她为“狗不叫干部”。

忘我工作 不知伤病痛

常年在基层工作的眭玲艳,患上了支气管哮喘,时常发作的疾病给眭玲艳的生活和工作都带了极大的不便。

资金需要争取、项目需要建设、各单位需要协调……扶贫工作千头万绪,眭玲艳经常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更加重了她的身体负担。

2017年6月,在对省扶贫办查摆问题进行全面整改的攻坚阶段,两天两夜没合眼的她病倒在走家串户的路上,被送到医院进行简单输液后,她又带病坚持工作,由于长时间的加班加点,作息时间紊乱,使眭玲艳心律失常,严重时还出现晕厥。

2019年4月下旬,实在撑不了的眭玲艳才到广州中山大学附一医院治疗,做完心脏手术后不到半个月,她又回到了她割舍不下的小岗村,而支撑她的就是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她心系百姓的爱民之心。

尽心尽力 迎得春风来

辛勤的耕耘,换来了硕果累累。近年来,眭玲艳带着村干部帮助小岗村争取资金300余万元,走进县内各大企业,动员建筑业开发商捐款,筹集资金19万元。通过整合各部门的扶贫资金,不断强化小岗村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共维修水渠(三面光)900余米,修建机耕道2300余米,安装LED路灯84盏,对通村、环村道路进行了硬化、拓宽和绿化。

为做好乡村振兴的这篇文章,眭玲艳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小岗村特色优势,组织成立新田县和盛种植专业合作社、新田县邓氏兄弟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新田柳溪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引导贫困户种植蔬菜、烤烟、瓜果等经济作物。2019年实现种植蔬菜、西瓜、烤烟等农作物1000余亩,预计年产值400余万元。三个合作社与68户贫困户签订了利益联结协议,帮助59户贫困户季节性就近务工。同时,引导支部党员回村发展乡村旅游,投资创建旺通生态园,常年安置本村贫困人口30余人,年人均工资达3万元以上。

眭玲艳处处心系贫困群众,带领村两委干部开展代办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切实把为民办实事当作转变工作作风的头等大事来抓,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为群众办好事实事,赢得了群众的好口碑。

来源:永州日报

作者:李丽

编辑:周文君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