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来提高工作效率,是一种合理的选择,也是必然趋势。譬如,建立工作微信群,不仅方便交流沟通,而且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于是,各式各样的工作微信群“横空出世”“粉墨登场”。但如果过分依赖此“群”,或以此“群”来替代其他工作方式方法,则可能会走向事物的反面。如今,一些单位和工作人员热衷于“群里看一看,工作新气象”。于是乎,通知在群里发布,任务在群里下达,检查落实在群里完成,“群上安排、群上指导、群上培训、群上落实”成了工作“新”常态。
然而,这却苦了基层干部。据《中国纪检监察》杂志报道,不少基层干部不得不加入各种各样的工作微信群、装上五花八门的手机APP。有的乡镇干部手机上装了七八个工作APP和20多个工作类微信公众号,中部某县一名大学生村官甚至“被加”了120多个微信工作群,这位大学生村官每天主要任务就是看微信群的聊天记录。更有甚者,有的微信群要求每天报到,有的要求24小时保持在线……
可见,“群里看”不仅造成基层干部疲于应付,把大量的精力浪费在紧盯微信工作群上,而且导致干部远离群众、远离现场一线、脱离基层实际。譬如,有的工作人员养成了微信群办公的习惯,一些本该深入现场进行的检查调研,转而以拍照发到群里来代替,原本十分严肃的现场督查被一“拍”了之;有的即使到了现场,但心思全放在拍照“晒”照上。更有甚者,个别地方的工作人员为方便微信汇报,“创造性”地发明了“一次现场巡查、多次易装拍照”;有的地方要求基层干部每天上午9点通过微信群“发送位置”功能报告位置,以证明自己在村里,但有的人即使没到村里,也能把位置调整到村里……如此“真留痕、假落实”,不仅背离了安排工作、推进工作这一建微信工作群的初衷,而且滋生和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我们知道,上级部门可以通过微信群指挥工作,但基层干部无法通过微信群落实工作。要把工作有效落实好,还得靠深入现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正了解情况,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永州市林业局驻江华瑶族自治县新庆社区扶贫工作队队长蔡建武到村不久意外摔伤,医生要求他卧床治疗两个月,但他要求医生给他打上石膏,摔伤当天就回到大瑶山。此后三个月,蔡建武每天拄着拐杖,风雨无阻地行走在田间地头、村民房前屋后、项目建设现场,乡亲们亲切地称呼他“拐杖队长”。显而易见,蔡建武的“现场干”远远胜过了各式各样的“群里看”。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伟大梦想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同样的道理:真正的工作业绩不是“群里看”能“看”出来的,而是靠“现场干”干出来、拼出来的。我们必须始终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打成一片,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带领人民群众奋力拼搏,建设美丽幸福新永州的愿景才能早日实现。
来源:永州日报
作者:孙存准
编辑:周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