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祁阳:高山引来“致富水” 古稀老人战贫困

红网时刻永州3月18日讯(通讯员 唐书东 刘志军 杨理军)三月的永州祁阳,湛蓝的天空如水洗般澄澈。群山环抱的羊角塘镇金竹村被弥漫的油菜花香包围着。田间,乡亲们没受新冠肺炎疫情干扰,已经开始了农忙,被翻过的田地散发着一股清新的泥土味,家畜偶尔发出几声低鸣,唤醒着山村的春天。

3月17日清晨,该村贫困户71岁老党员王天喜来到半山腰处的山塘,忙着给新修的山塘蓄水。山泉水沿着渠道顺着山势向下流淌,蜿蜒着流进山塘。晨曦中,山塘里缓缓升腾起氤氲雾气……经过两个多月艰辛劳作,王天喜发展山塘生态养鱼的规划已经到了最关键的一步。

王天喜一家6口人,儿子前些年生意失利欠下了巨额债务,老伴身体又不好,两个孙子还在上初中。2014年被评为贫困户后,他不等不靠,让儿子儿媳外出务工,自己在家种地发展种植业,决心通过辛勤劳动来脱贫致富。

村里半山腰处有口8亩多面积的山塘荒废多年一直没利用起来。“能不能把山塘修缮好,用来生态养鱼。”去年11月,王天喜萌发了这样地想法,立即跟村扶贫工作队和村委会商量,得到了村扶贫工作队长张新华、村支书易邵阳的大力支持,并为其积极争取专项补助。

说干就干,王天喜动员家里亲戚一起劳动。清淤、砌石、垒土、固坝,忙得热火朝天。“考虑到成本,很多活都是我们自己动手做,好多材料都是我们用肩挑。想着来年会有个好收成,生活更有奔头,身上就有使不完的劲。”王天喜开心地说。

经过一个多月的辛勤劳动,王天喜的山塘终于修好了。可就在这时,新冠肺炎疫情来袭,看着村里党员干部带头防控疫情,忙着排查返乡人员,王天喜毫不犹豫搁置了自己的“致富计划”,主动请缨要求赴一线参加防疫工作,并动员儿子儿媳义务参加村里防疫宣传和卫生消毒清扫。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他在村口值守卡点、在村头巷尾宣传防疫知识、在村民家中排查外出务工返乡人员,一直挺立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精神劲一点也不比后生小伙差。当家里亲人劝他歇一歇的时候,他总是说:“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我这个有着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肯定要为村里、为百姓多做点什么才行,放心我身体吃得消。”

图片1_副本.jpg

王天喜与家人在挖渠道。

二月底,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好转。王天喜立即重启了自己的“致富计划”。为使山塘有源头活水,他瞄准了3里外山上的一处水源,带着家里人挥锄掘土、扬锹垒边,开挖起了“人工天渠”。

图片2_副本.png

引来了源头活水。

“挖这条渠遇到了很多困难,山上石头多,有些石头深埋地下很难用铁钎撬开,就只能锤碎或绕行。山势陡,有时需要贴山开挖来保证水量。我们一点一点地掘进,进度很慢,用了近20天才完成。”

当前,王天喜已经准备好了草鱼、鲤鱼、鲢鱼、鳙鱼、鳜鱼等鱼苗。这些鱼易成活、生长快,很适合山塘喂养。对于生态养殖,王天喜成竹在胸:“这两天我就把鱼苗放进去。山塘用的是山泉活水,我不投放任何饲料,养出来的鱼肉质好,吃起来味道鲜美。现在市面上山塘清水鱼很紧俏,价格高、卖得快,常常供不应求。这么大一口鱼塘,如果管理好了,一年出产4000多斤鱼不成问题,粗略估计可以增收28000元以上。”

“现在政策这么好,只要我们舍得流汗,肯下力气,就一定能过上好日子。这山泉水以前喝着只觉着有点甜,现在看来还真是‘致富水’咧!”王天喜笑着说。

来源:红网

作者:唐书东 刘志军 杨理军

编辑:陈小婷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z.rednet.cn/content/2020/03/18/6871227.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