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3日,根据组织安排,我第二次驻村扶贫。一大早告别多病的妻子,背上重重的行囊,经过5个多小时的长途颠簸,第一次来到江华县涔天河镇新庆社区。这里的贫困超乎我的意料,低矮破旧的房屋散落在一座座大山之间,一条条蜿蜒的山路连接着户与户的距离,全村516户、1786人,贫困人口1068人,占比60%,181户水库移民又分布在全县四个乡镇。那一刻,我深感脱贫攻坚任务之艰巨,责任之重大。
笃行的拐杖
新庆社区由原来的3个行政村合并而成,距离县城近60公里,地处高寒山区,面积达40平方公里。当时人心涣散,两委班子战斗力不强。驻村不久,我从支委班子着手抓起,建章立制,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开展谈心谈话、批评教育等活动;同时,以身作则,带头示范,支委班子很快凝心聚力,成为引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旗帜。
2018年5月,拄着拐杖走访贫困户。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驻村第7天,我在县里参加培训会议途中意外跌倒,忍痛参加完会议,一直到晚上两名队员将我送到县人民医院诊治,医生拿着片子对我说:“你右脚踝关节骨折,需要立即住院治疗,并卧床三个月,否则会留下后遗症。”看着红肿得像包子一样的踝关节,队员何兴华、李志鹏也劝我住院治疗。市驻村办和市林业局领导知道后纷纷给我打来电话,要求我先把脚伤治好。面对医生的诊断、领导的关心、同事和家人的劝说,还有扶贫的艰辛,那时我也曾犹豫过,是不是借此放弃……但想到乡亲们渴望的眼神,我决定留下来,不能就此倒下。第二天早上,我请求医生给我包上药,打上石膏,买了一副拐杖,拄着双拐回到了大瑶山。“伤筋动骨一百天”,此后三个多月,我没有休息一天,一边在村里自费治疗,一边拄着拐杖,拖着红肿的脚跟,走遍了全村16个村民小组、298户贫困户以及10余个县直部门,给乡亲们办事,为村里跑项争资。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为了实现新庆社区2018年“村退出,户脱贫”的目标,无论刮风下雨,路途艰险,我必须尽快走访完每一户贫困户,掌握第一手情况,再因户施策,对症下药。就这样,我每天拄着拐杖行走在漫漫瑶山之间。2018年5月的一天,我去高岭组看望五保残疾户赵永富,不到二里的陡峭山路,正常行走二十分钟就能到,但拄着拐杖的我,每挪动一步都大汗淋淋,脚踝骨发热发痛,需要付出数倍的时间和体力,快到他家里时,由于体力不支,突然打了个趔趄,身子倒在斜坡上,左手和臀部被树枝擦伤。同行的组长赵贵良急忙把我搀扶起来,心疼地说:“蔡队长,你这样太苦了,有什么事吩咐我就是了。”我笑了笑:“不入民宅,焉得民心。”一瘸一拐地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赵永富家。一进门口一股异味扑面而来,逢乱的头发像个鸟窝似的,一身衣服油膛发亮。我不请自坐,组长向他介绍我时,赵永富说:“你是新来的蔡队长,我听村里人都说起你,没想到你真拄拐棍来看我。”我接过他的话说:“我也听村里人说起你,爱喝酒,每天醉迷糊。从今天起,你先把酒戒了,把卫生搞干净,马上给你弟弟申请危房改造,如果你愿意,可以帮你申请到镇养老院去……”我和他一下子说开了。不觉已近黄昏,他坚持要送我一程,在他回转的那一刻,我看到他的步履有些轻松自信,我也不由舒了一口气。
两年多过去了,赵永富早已住进了敬老院,像换了人似的,面色红润,干净抖擞,他弟弟的新房也帮他建好入居,他每次看到我就说:“感谢党和政府,感谢蔡书记。”当初的诺言已成现实,乡亲们的生活越过越好,而自己终于有了一丝释然。
2020年4月,守护病重的妻子。
深深的愧疚
扶贫道路总是一波三折,有时让人猝不及防。从正月初四开始,我连续在村里防疫值守一个多月,疫情缓解后,马上打响脱贫攻坚收官之战。在这节骨点上,妻子突发重病。今年4月19日妻子住院做手术,4月24日凌晨,因手术引起并发症造成肺栓塞,当接到女儿带哭声的电话时,我的心一下子碎了,空气也彷佛凝固了一样,急忙租车从江华一路飞驰赶到市中心医院,医生见到我严肃地说:“你妻子患的是肺栓塞,是最危险的病,你们家属要24小时监护,听从医嘱。”经过十来个小时抢救,妻子才慢慢苏醒过来,与死神擦肩而过。第二天医生给我下发了妻子《病重告知书》,看到这份沉重的告知书,我忍不住流泪了,害怕会突然失去妻子,直到现在我还瞒着没给妻子和女儿看。妻子在市中心医院救治近50天,我只护理了3天,便托付给正在读研的女儿和侄儿轮流护理。女儿给妻子端屎倒尿,喂药喂饭,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和女儿的细心护理下,妻子转危为安,但痛心的是妻子永远恢复不到从前了。“自古忠义难两全”,虽然妻子理解支持我的扶贫事业,但在她最危难、最需要我时不在身边,只能把这份愧疚深深地埋藏在心底……
妻子病重住院期间,正是雨季来临时,村里有10多户乡亲盖的瓦要换新,有的要粉墙拣瓦,必须抢抓时间把乡亲们的房子修缮好,把产业发展好。一边是重病的妻子,一边是期待的乡亲,第二天我含泪告别妻子,深夜返回村里,带领乡亲们撸起袖子加油干。
“乡村四月闲人少”,疫情过后,乡亲们纷纷外出务工经商,家里的事搁在一边。乡亲们的事就是我的事!李冬生、邝桂姣、李仁等村民的房子有点漏雨,我四处联系,找到外乡的师傅给他们拣瓦;冯茂文、冯茂玉、胡志华等村民盖的瓦不符合要求,自己垫钱给他们买瓦,组织村里几个劳力换瓦粉墙;赵庚华、郑付坤、蒋勋林、赵永胜等贫困户想发展种养业,设法帮助他们联系种苗、猪仔、鸡苗,落实运输车辆……除了给乡亲们忙里忙外,还要抓紧时间逐户走访,掌握了解就业和复工情况,近300户贫困户“一户一册”和各种资料要一项项核实填写,反复校对。“日出而作,日落不归”,每天加班到深夜才息。这一忙两个多月都没回家,有空给妻子打个电话、发个微信安慰一下,她知道我这个“牛脾气”,要干的事“牛”都拉不回。现在想想,如果那时候妻子真的有什么三长两短,自己这一辈子都有过不去的坎。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从蓝山到江华扶贫五年,亏欠妻子、女儿的实在太多太多,待扶贫圆满结束后,我一定加倍还偿给妻子。
浓浓的乡情
来新庆社区扶贫快三年了,我把这里当成自己的故乡,把乡亲们当作自己的亲人,融入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刚进村那会乡亲们叫我“蔡主任”“蔡队长”,后来乡亲们亲切地叫我“老蔡哥”,把我当做他们的“贴心人”“大管家”,事无巨细都要找我,发展产业、务工经商、小额贷款、生病住院、孩子读书、家庭纠纷等等,只要乡亲们一个电话、一条微信,我都会尽心尽力去办,自己也享受着这份辛碌、这份信任。
9月3日,村里热心的“暖哥”聋子给我发了一条微信:黄春富老人这周星期六打谷子。我原本计划双休日回去给86岁高龄的岳母过生日的,但计划赶不上变化,“乡亲们为大”,遂决定双休日在村里给黄大叔打谷子。从割禾到踩打谷机,然后用背篓、纤维袋把谷子背回去,这些重体力劳动一般人可吃不消,第一天自己还是挺过来了。到第二天下午背谷子上山时,由于山路陡峭,力气耗尽,两腿无力发软,只能拄拐棍“借力”上山。两天下来,腰酸、腿痛、肩肿,老哥看到我发的照片,发微信调侃说:“当年给你爸妈打禾都没这么卖力。”过了几天体力恢复后,又给盘灯永、邝茂悦打了两天谷子,乡亲们说:“脱贫普查都搞完了,老蔡哥还跟以前一样努力帮我们。”“是啊,我还要和大家继续努力,一起建设美好生活,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瑶山的田埂上飘溢欢声笑语,我和乡亲们一起收“禾”丰收的喜悦与汗水。老人们的子女在外务工经商,吃穿不愁,但他们不依靠子女,自食其力,过自己向往的生活,我不也应该为他们出把力、加把劲吗?
村里新建的休闲文化广场。
这只是自己三年来一个小小的缩影,“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执着”。“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这不仅仅是执着的信念,更是沉甸甸的责任。三年来,自己省吃俭用,没买一件新衣服、新鞋子,每年支助冯育婉、赵李华、曾李婷等5个孩子读书;资助钟高德、蒋忠忠、黄茂先等6户贫困户发展产业,委托经营;帮助指导成立3个合作社,并大力扶持发展,前不久,村里盘龙山生态养殖合作社被评选为“全省林下经济示范合作社”;帮助赵荣銮、黄来生、黄运秀等30多户贫困户运销农副产品;每年中秋节、小年夜与村干部一起陪单身、残疾老人过节,自己买菜下厨,让老人们感受党的关怀;每天坐着摩托车顶烈日、冒风雨,走村访户,防汛抗灾,跑项争资,给乡亲们办理特殊医疗门诊、申报产业补贴、住房改造、易地搬迁、交通补贴、各项救助……多少次累到感动自己。
养牛大户正在忙碌。
春华秋实,岁物丰成。今天的新庆,村组公路都硬化了,桥梁架通了,路灯明亮了,休闲文化广场建好了,生态民俗旅游起步了,名贵药材基地、生态养殖基地、高山油茶基地、珍稀花卉基地、野生苦茶苦笋基地已具规模;家庭“菜单式”产业生机勃勃,环境整洁优美,人们精神饱满和谐,一个幸福美丽新庆正在展现。
永州市林业局扶贫工作队 蔡建武
来源:红网
作者:蔡建武
编辑:周文君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