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祁阳:诗词之乡人文明 产业兴旺奔小康

红网时刻永州12月15日讯(通讯员 刘名锋)12月13日,走进湖南省祁阳大忠桥镇合兴村云辉农庄,只见一条条田间沟渠阡陌纵横、一个个钢架大棚鳞次栉比、一畦畦菜地绿意盎然……游客漫步庄园感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田园生活。

新型职业农民蒋辉光、邓海云夫妇在合兴村租地1100亩,投资500余万元,带领贫困群众,种植有机蔬菜、优质水果、七彩稻米,通过依山种果、傍水养鱼、沿路栽花、特色种养,打造集观光旅游、休闲垂钓、餐饮住宿、采摘休闲于一体的新型生态农庄,庄园里四季瓜果飘香、游客如织。

“我在合作社做事四年多了,每个月有3000多元工资,还能照顾家里。”正在油菜地里干活的合兴村贫困户邓玉莲一边除草,一边吟起了感谢诗:“新型农民蒋辉光,齐心协力办农庄;瓜甜果优稻花香,耕出田园好风光;勤劳致富有门路,带领我们奔小康。”

大忠桥镇党委书记庄小敬介绍说,大忠桥镇的农民,喜欢吟诗作赋、出口成诗。 2002年,二十几位农民诗友倡导成立黄花诗协,每年出版一本《黄花诗词》,至今已经出版18集,诗作1万5千多首。现已经成功创建了“省诗词之乡”,正全力申报“中华诗词之乡”。

在黄花诗协的带领下,大忠桥镇兴起了格律诗词创作热潮,诗词文化的不断普及,农民的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现在,该镇明显出现了三多三少:发展产业、勤劳致富的多了,向上向善、热心公益的多了,邻里守望、助人为乐的多了,游手好闲的少了,打架斗殴的少了,打牌赌博的少了。同时,各村成立“红白理事会”,狠刹大操大办酒席之风,力推移风易俗新风。大忠桥镇明德扶贫助学基金发起人、东莞市明德电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祁阳县人大代表邓福明,个人捐资300万元成立助学基金,而在他母亲80岁寿宴上却“抠了门”,主动向亲朋好友解释,减少酒席20多桌。

诗中自有黄金屋,老百姓生活有诗有味。大忠桥镇通过以诗会友、以诗为媒,引进致富能人雷金华种植瓜蒌3000多亩。瓜蒌生长周期短,见效快,它浑身是宝,果子既能入药,也能做休闲食品。瓜蒌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种植之后可连续采摘四五年,除前期投资较大外,后期除了人工费外,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开销。

“湖南金穗种养专业合作社好,我们村的村民不仅拿到土地租金、分红股金,还能在家门口就业得薪金,种植瓜蒌卖现金。每亩地可增收5000元以上。”合兴村村支书张佑华高兴地说。村民们也送来了赞美诗:“惠农政策惠万家,汗水浇灌幸福花,荒山荒地结金瓜,勤劳致富人人夸。”

近年来,祁阳大忠桥镇通过“合作社+产业+农户”的发展模式,结合村实际,量身订制了相应的产业发展规划,打造形成“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新格局。该镇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了湖南金穗种养专业合作社瓜蒌特色种植示范基地、白鹤村天之凤鸽业、和平村沃柑种植基地、白毛窝村山窝蘑菇种植基地、日晖塘村枳壳种植基地等,以点带面,助农增收。正如村民们诗中所写:过去乡村脏乱差,而今小镇洁丽葩;田中水稻扬金浪,满山瓜果披绿纱;诗词之乡人文明,产业兴旺奔小康。

来源:红网

作者:刘名锋

编辑:陈小婷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z.rednet.cn/content/2020/12/15/8703222.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