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千年打卡胜地丨何绍基在永州主要书法石刻探析

1614469_chenchao_1631536880830.jpg

何绍基《水峙山流》拓片。

1614470_chenchao_1631536939708.jpg

何绍基《杨海琴太守招游朝阳岩》拓片。

何绍基(1799年—1873年),字子贞,号东洲,别号东洲居士,晚号猿叟(蝯叟),湖南道州(今永州道县)人,亦称何道州。精通金石书画,以书法著称于世。道光十六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国史馆总纂,历充广东乡试考官、提督,视学浙江,擢四川学政。咸丰五年辞官,而后便游历各地,踯躅于山水之间,晚年主讲山东泺源、长沙城南、苏州、扬州诸书院。博涉群书,于六经子史,皆有论述,精小学金石碑版,富收藏。著有《惜道味斋经说》《说文段注驳正》《水经注勘误》《东洲草堂诗文集》等。

何绍基是少有的行、楷、隶、篆四体皆善的书法家,其书法结合碑帖两派,融汇四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书法风貌,被誉为“清代第一”。马宗霍先生称誉何绍基“把中国书法艺术推向第三个高峰”。同时代的曾国藩说他的书法“必传千古无疑矣”,翁同龢说他是“有清二百年第一人”。同时期的翁同龢等以及后世的赵之谦、曾熙、齐白石、舒同、沈延毅等书家,都曾受何氏书风影响。“何体”对近现代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百多年后,何体书法风靡九州,已成为当代书法热潮中的重要书风,当代国展行、楷书作品中直接受其影响的所谓“烧鸡体”(绍基体)占比近三成,在当代书学者中占据主流地位。

何绍基四次回永州

何绍基对故乡有着挥之不去的情结。他以“东洲山人”“东洲居士”自号,人称“何道州”。作为道州的儿子,他作有《儿归来篇二十首》,何绍基六次归湘应试,四次回道州故土。

道光元年(1821)秋,23岁的何绍基与三弟何绍祺一齐归湘应试,此次为何绍基八岁离开道州后第一次返回道州,也是全家人离开道州后首归故土的人。在家乡他得到同亲们的热情接待,“一日设三餐,把酒劝儿饮……长安有美酒,逊此山中杯”。何氏同族后人称,何绍基每次归乡,同村族人几乎家家户户都接待,因此何绍基在家乡留下众多笔墨回馈族人,尤以对联居多。可惜大部分在破“四旧”时焚烧了。加之南方阴雨潮湿易霉变虫蛀,现在,道州东门村也还有一些何绍基的书法作品,但保存完好的已不多。道光八年(1828)春,30岁的何绍基与四弟何绍京第二次归道州探望。第三次回乡是在咸丰元年(1851年),何绍基53岁,这年正月葬母于长沙而后旋回道州,双亲、胞兄的相继离世,对何绍基影响很深,更是激起了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他在故乡一待就是半年,出资邀集族人重修祠堂及先父“鹤鸣轩”书塾,即“东洲草堂”。可惜的是,仅一年后太平军进驻道州,东洲草堂毁于战火。他“回首故庐,每凄然挥涕”,1859年还撰诗《题寿阳相国借园寒趣卷》叹息:“归耕无石田,垂钓无渔蓑。梦中忽长啸,醉里馀悲歌。”

何绍基第四次回故乡是同治元年(1862年),对何绍基书法艺术研究而言,这是最重要的一次,当时64岁的何绍基主讲长沙城南书院。正月初九日,有《野性》诗:“嵩洛归来狎薜萝,山巢粗构息心窝。无端野性随春发,万迭奇山入梦多。”遂起程游桂林,途经祁阳、永州。二十三日达祁阳,杨海琴太守(永州太守杨翰号海琴) 陪游浯溪议重修浯溪胜迹。正月二十五日在永州,至海琴郡斋与知府杨翰谈《中兴颂碑》,有用山谷韵诗,诗中云:“归舟十次经浯溪,两番手拓中兴碑。外观笔势虽壮阔,中有细筋坚若丝。咸丰纪元旧题在,时方失恃悲孤儿(石柱上有余辛亥年题字);次年持节使蜀西,剑州刻如饥鹤栖(剑州有此碑翻本)。既无真墨本上石,何事辗转钩摹为?唐人书易北碑法,惟有平原吾所师。次山雄文籍不朽,公伟其人笔与挥。当代无人敢同调,宋贤窃效弱且危。涪翁扶藜冻雨里,但感元杜颂与诗。公书固挟忠义出,何乃啬不赞一词?海琴桐轩喜我至,珍墨名楮纷相随。书律深处请详究,拓本成堆吁可悲!”(此为《浯溪诗刻》碑文,此摩崖至今仍在永州市祁阳县)二月,回道州扫墓,此次也是此生最后一次回道州。至鹤鸣轩旧址,唯环秀亭在,屋庐林木荡尽,俱毁于壬子(1852年)粤逆。旋至宁远,游舜陵、游九嶷,宿县署,与陶勤子大令话游。在马王庙拓乾隆十九年重修庙碑记,何氏列名自太高祖辈至祖辈共四十八人。三月初九杨翰陪游阳华岩,一路多诗。《杨海琴太守招游朝阳岩,即事有作,兼柬白兰言学使》便是作于此时,而后刻碑在朝阳岩上洞(下文称《朝阳诗刻》),高44公分,宽90公分,二十三行,行书,《东洲草堂诗抄》卷二十四收录此寺。同年六月,又有何绍基、杨翰同祀永州宁远县九嶷山舜帝陵之举。民国《宁远县志》卷五《祠祀上》载同治元年《御制祭告舜陵碑》云:“维同治元年岁次壬戌,季夏月壬子朔,越五日丙辰,皇帝遣湖南署布政使恽世临,致祭帝舜有虞氏神位前。”碑末署款:“陪祭官永州府知府臣杨翰,陪祭官署宁远县知县臣陶变咸,书石官前翰林院编修臣何绍基。”再11年,同治十二年(1873年)七十五岁的何绍基告终于苏州。第二年,其子何庆涵扶柩葬父于长沙。

何绍基年少便书法颇具盛名,书法作品在当时是片纸只字都为瑰宝,达官富商重金求之往往弗得。然,为何前三次回故乡没有留下存世于今的书法石刻瑰宝,唯独第四次回故乡才留下众多存世于今的书法石刻?我想,这都源于一个关键人物,杨翰。

杨翰(1812—1879年)原名汝栋,字海琴,号伯飞。咸丰八年(1858年)出任永州太守,在永州七载有余。热衷于拓碑访古,多才多艺,书画皆善。画史称其“考据金石,讨论书、画,文辞诗歌,靡不精能,仿王宸小品,笔意恬雅,皴染有松秀,有出蓝之美。得何绍基书法,几可乱真”。杨翰行书师从何绍基,两人亦师亦友,莫逆之交。杨翰外补前,在国史馆与何绍基共事,两人志同道合,痴迷于金石,常常拓碑访古,研究书艺。杨翰到永州后,修缮先贤名胜古迹,使多处人文景观面目一新,深受士民称道。如在湘期间修葺了永州古城西南潇水西岸的朝阳岩,使之重放光彩,补刻唐代大文学家元结的《朝阳岩铭》等,以此为契机,何绍基在朝阳岩上洞留下《杨海琴太守招游朝阳岩,即事有作,兼柬白兰言学使》,杨翰在何绍基诗刻之旁作《同子贞丈游朝阳岩,别后以诗见示,次韵寄荅》,传为美谈。何绍基去世,杨翰撰挽联:“风雅本吾师,合韩杜苏黄为一人,七百年来无此客;云烟留宝墨,从颉籀邕繇留八法,五千里外丧斯文。”杨翰对于何绍基的书法极为推崇,这才有何绍基、杨翰同祀九嶷山舜陵之举、朝阳岩二人唱和诗书法石刻、邀何绍基《题摩崖中兴颂碑诗并跋》,并且此三块石碑除了二人诗集,在地方史志、相关年谱都有记载,甚至精确到日,可见这三块碑在当时就是作为书法艺术的盛事予以对待。

何绍基在永州的主要书法石刻

《何凌汉神道碑》,阮元著文、何绍基书。道光二十年何绍基父亲何凌汉仙逝,赐祭葬,太傅阮元撰碑文,绍基书丹,勒石何凌汉墓志铭于今湖南省长沙望城县,这可以说是何绍基最倾心的书法作品。然而,令人痛惜的是1988年惨遭盗墓贼损坏,目前残碑在何绍基故乡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安置在后来所建的何氏宗祠墙壁上,这是目前有记录且实物在永州、何绍基创作年代最早的书法石刻。《何凌汉神道碑》是一件楷书作品,其书法字字饱满,法度严谨,平整大气。何绍基受其父何凌汉的影响,系统学过颜真卿的楷书,20岁以前,他“初从颜清臣问津”, 38岁时“廷对策亦与颜法书之”,晚年还说“唯有平原唯吾师”何绍基本人也说“余少年亦习摹勒,彼时习平原书;所勾勒者即尽与平原迈”,“平生于颜书手钩《忠义堂》全部,又收藏宋拓本《祭伯文》《祭侄文》《大字麻姑仙坛记》《李玄靖碑》”从“手钩”到收藏都反映出何绍基对颜真卿书法的喜爱,在所有学颜书卓有成就又能变通自立门户者首推何绍基。《何凌汉神道碑》创作于何绍基四十二岁时,此时何氏的楷书书风已经有非常成熟的颜字风格,此碑是何绍基颜体书风的典型代表作,无论从历史还是文化艺术的角度来说,都具有极高的价值。据说,何绍基晚年甚至自己掏钱购买自己中年时期的作品,自叹自赏,可见其盛年时期书风风采名震一时,震撼人心。

《御制祭告舜陵碑》位于九嶷山舜帝陵碑廊。同治元年,同治皇帝遣官赴九嶷山舜帝陵祭告即位,何绍基书写碑文,陪祭官永州知府杨翰。《御制祭告舜陵碑》碑文也是楷书,但与《何凌汉神道碑》不同,《何凌汉神道碑》楷书是典型的颜体面貌,有非常浓郁的颜体书风,而《御制祭告舜陵碑》书写于何绍基晚年,这时的书风已经脱离了颜体面貌,他的字在字形上颜的影子已不复见了,有了典型的个人面貌,显示出自己独特的风格。这源于何绍基中年以后取法欧阳通的《道因碑》,吸收了小欧行笔的险峻,整体风格渐渐走向奇崛,圆浑饱满的颜书、俊爽锋利的欧书及古朴雄健的魏碑自然融合于笔底,力厚骨劲,气苍韵遒,骏发雄强,同时将颜的“横平竖直”和“溯源篆分”这两个特征加以深化乃至推向极致。此碑文通篇创作严谨,构思精巧,布局空灵,线条骨骼清奇,格调很高。《息轲杂著》称其书“专从颜清臣问津,积数十年功力,探源篆隶,人神仙境,晚年尤自课甚勤,摹《衡兴祖》《张公方》多本,神与迹化,数百年书法于斯一振。”可见其晚年楷书的艺术成就之高,何绍基的楷书立碑本就极少,而此碑是晚年书风变法成熟期创作鼎盛时期的代表作,更是其难得一见的楷书精品,对于研究何绍基书法风格的流变,有着重要的意义。

《浯溪诗刻》又名《题摩崖中兴颂碑诗并跋》,在《大唐中兴颂》左侧,唐刻《大唐中兴颂》碑为浯溪摩崖之精髓,是鲁公平生得意之笔,而后历代杰士名流,游躅接踵,运笔抒情,打碑刻石,在这样一个书法精品荟萃地,何绍基此碑世推为“颜后第一”,宗法鲁公,上朔北碑,晚始探源篆隶。此碑刻诗、书、文俱佳,布局讲究。正文行书,八行竖字,夹注作双行小字,款跋行书三行,无标题。诗文收录何绍基《东洲草堂诗抄》卷二十四,有标题,无跋,题为《正月二十三日,于桐轩大令陪游浯溪,言杨海琴太守方议重修,二十五日至海琴郡齐,谈〈中兴颂碑〉,有用山谷韵》,此碑文墨迹草稿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原碑立于今永州祁阳浯溪碑林,永州市美术馆有藏原碑拓片。此碑内容以碑法、书律专论浯溪《大唐中兴颂》,又兼论元结、颜真卿、黄庭坚之为人,而后述及与杨翰捶拓碑帖的过程,堪称书法艺术的史诗。“归舟十次经浯溪,两番手拓中兴碑。外观笔势虽壮阔,中有细筋坚若丝。”碑文不仅表达了何绍基对颜书的膜拜,更是体现了其学书思维的精髓,在何绍基的楷书作品中,也的确做到了细筋坚若丝的境地。此碑用笔、结体、布白以及神韵风貌,达到极高境界,点画确有“流金出冶,随范铸形”之妙。融篆隶楷行书意为一炉,神龙变化,似出绳墨之外。其字形无拘无束,绵里藏针,骨骼硬朗,刚柔相济,古厚雄深,饶有殊趣,干渴之笔更见神采,为何氏书作之精品,浯溪摩崖石刻颜后之冠。

《杨海琴太守招游朝阳岩,即事有作,兼柬白兰言学使》又称《朝阳岩诗刻》,此石刻位于今永州市零陵城区大西门河对岸的朝阳岩,唐代文学家、政治家,时任道州刺史的元结乘舟途经此地,将其定名为“朝阳岩”,并写下“朝阳岩下湘水深,朝阳洞口寒泉清。零陵城郭夹湘岸,岩洞幽奇当郡城。”等诗句,而后文人墨客,闻名纷至沓来,勒铭崖壁,自唐至今,共累存摩崖石刻150余方,柳宗元、周敦颐、黄庭坚均在此留下过墨宝。何绍基以道州故里之故,沿流潇水,屡屡往来朝阳岩。此碑与《题摩崖中兴颂碑诗并跋》同为行书,在这件作品中可以看到,不仅有早年行楷的端严,更将篆隶逆锋笔法融入其间,而达于一种沉郁、朴实又内含劲健的一种状态,在朝阳岩众多的石刻中,何绍基的《朝阳岩诗刻》意态超然,浑然一体,自成风韵。

《御制祭告舜陵碑》《浯溪诗刻》《朝阳岩诗刻》三幅碑文皆有时间落款,作于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何绍基64岁。何绍基艺术造诣多成于晚年,何绍基60岁以后,进入晚年变法期,时间上主要集中在咸丰八年至同治元年间,是值何绍基辞官后,认为“人生荣华富贵变灭似烟云”,而后颇致力于书法艺术“犹终年把书,惜此炳烛,言覃道味,心心印之”。而后游历各地,踯躅于山水之间,寻碑访碑遍临汉碑,“穷日夜之力,悬臂临摹”,或取其势,或取其韵,或取其度,或取其体,或取其用笔,或取其行气”,其中尤以《张迁碑》及《礼器碑》用功最勤,动辄百通以上。长孙何维朴少时常伴何绍基作书,书摹其祖,亦得其神似,尤其继承其隶书。何绍基晚年学书不仅持之以恒,而且进而求不稳,求意境,求创造性,求个性发挥,最终冲破四体限制,因而“熔铸古人,自成一家”。《御制祭告舜陵碑》《浯溪诗刻》《朝阳岩诗刻》的碑文书风皆是何绍基书风变法成熟期的代表作,是研究何绍基书法艺术的重要依据。

《水峙山流》石刻现位于与道县相邻的宁远县九嶷山西湾村的门坊上,石刻门额没有时间落款,根据何绍基年谱及相关资料和石刻书风考证,应该是作于何绍基晚年,第四次回道县后璇至宁远县,九嶷山舜帝陵祭祀所留。作为永州本土乡贤,何绍基对九嶷山的感情非同一般。不但舜帝陵古碑廊里有他的楷书祭文,而且附近的西湾村也有他的字。当地族谱记载,当年何绍基在杨翰陪同下到舜帝陵祭拜,曾留宿西湾村。村民们尊师崇文,倾其所有,热情招待。何绍基曾有诗云:“生长濂溪水一湾,老来才游九嶷山。半生费劲芒鞋力,踏破人间五岳还。”临别时,挥毫写下“水峙山流”四个大字,村民将它刻石,安置在门额上。

《浯溪诗刻》《朝阳岩诗刻》《水峙山流》书法石刻皆是用行书书体。从字体大小来看,《水峙山流》字最大,相比另两个碑,书写环境更轻松,无拘无束,《水峙山流》四个大字行书书风随意流美。其次是《浯溪诗刻》,《浯溪诗刻》书风相比《水峙山流》更显慎重,碑文排列构思精巧,《浯溪诗刻》在《大唐中兴颂》左侧,刊于黄庭坚《书摩崖碑后有序》石刻右侧,于浯溪摩崖石壁中非常重要的位置。“写《中兴碑》拙捥尚可任,谓宜并轨颜笔何敢当”,何绍基将《中兴颂》作为自己的取法对象,自称自己还能胜任写《中兴颂》,这是一种自信,但却直言不敢与颜鲁公相比,对颜鲁公有敬畏之情。何绍基的行书代表了他书法的最高成就,也全面地体现了他的书学思想,一是颜真卿的行书,上溯可至篆籀之意;二是汉隶,他几乎把汉碑写透了。何绍基行书字形宽博,中宫疏朗,字的线条不是一笔而过,强调一波三折,如锥画沙,如折钗股,横画取左低右高之势,竖画则取弧形,其撇捺,如大雁展翅,极为伸展。《朝阳岩诗刻》于三块碑中字体最小,但整体意境更诗意秀逸。纵观《浯溪诗刻》《朝阳岩诗刻》《水峙山流》三块碑,虽是同年份所作,碑文书写也是同一种字体,但呈现的意境却是有差别的,表现出何绍基作为一代大家高超的艺术水平。

1614471_chenchao_1631536916022.jpg

何绍基《归舟十次经浯溪》拓片。

1614472_chenchao_1631536894909.jpg

何绍基《同治元年祭舜碑文》拓片。

来源:永州日报

作者:​陈刚 杜清林

编辑:陈小婷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