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60年,杨万里乘舟自潇湘而下,慕名拜谒唐叟,湘江两岸青翠映波,一派江南风光。杨万里伫立船头,无心赏悦岸边风景。他—心想寻找归隐的唐叟,切磋人生中的大彻大悟。那么,杨万里是何许人?他为何急切的要进见唐叟呢?杨万里,南宋诗人(1124-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属江西)人。主张抗金。绍兴进士。曾为国子监博士,中宫侍读。高宗崩,以直秘阁出知筠州(今江西高安)。光宗继位,召为秘书监,出为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钱粮。宁宗嗣位,先后为焕章阁待制、宝文阁待制、宝谟阁学士。据史料记载:杨万里南宋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十月,调任永州零陵县丞。杨万里在零陵任县丞时,抗金主战派领袖张浚谪居永州,闭门谢客。杨万里三次前往拜谒而不得见,后以书信力请,并通过其子张拭介绍,才得接见。张浚对他说:“元符贵人,腰金纤紫者何隙,惟邹志完、陈莹中姓名与日月争光!”同时勉之以“正心诚意”之学。杨万里服膺其教终身,于是名其读书之室曰“诚斋”,以明己志。这也是后来史料中将杨万里唤作杨诚斋的由来。正是这种教诲使得杨万里明世事,理纲政,为官清廉,察民情访民苦,喜欢游山玩水,痛恨官竂腐败,为排谴颓废的心情,慕唐叟高风,刻意寻访。唐叟又是什么人?值得杨万里的青睐呢?《零陵县志》载:“叟,宋乾德初人,唐姓,逸其名,以钓为业。传说,高溪上下原有二十四矶,为唐叟隐居钓鱼处。高溪以隐高人得名……”,杨万里转任零陵县丞后,早就听说在黄阳堡(今黄阳司)有一个姓唐的传奇人物,生性孤傲,高风亮节。早年在朝廷为官,为人耿直,遭同僚排挤,郁郁不得志,终日寡欢无言,后干脆解甲归田。因厌恶了喧杂的世俗生活,离开久居之地,驾着一叶扁舟,往来于湘江之上,归隐于市井之中,垂钓以度日。只在逢年过节时,才短暂回家,与儿孙们见面。这样一直持续了三十多年。有人送他金钱丝帛,他视身外之物,马上施舍给穷人,深受当地百姓爱戴。
杨万里来到黄阳堡后,向当地百姓打听,众人皆言不知唐叟所踪。他寻访未果,心中甚是怅然,久久不愿离去。无奈之中,他慕其高风,便把唐叟所居之溪命名为高溪,取“高人所居”之意,这也是今冷水滩区高溪市镇命名的由来。高溪一带,有二十四矶,船只上行艰难,却是唐叟垂钓之佳选。矶,即为突出江边的岩石或小石山,钓鱼时坐的岩石。杨万里于石矶上建莹心堂、高风亭,题“唐叟钓矶”以资纪念。刻在岩壁上的“唐叟钓矶”四个大字,每字十公分见方,正楷书写。平时看不见,覆水即现。为什么会这样呢?据说杨万里在岩石上书写“唐叟钓矶”四字时,刚好船家钓到一条大鱼,惊咋乐呼,他立即掏出银两以高价买下,就地开剖,取胆汁写于岩上,写了又干,干了又写,笔力深入岩中,恢宏气概。“唐叟”二字竖写于上,“钓矶”二字横写于下,整体布局错落有致,顺势自然。胆汁平常无色,远观无影,近看无踪,被水浸湿后才显示出来,非常醒目。
杨万里不见唐叟,憾然而归,临走时诗意迸发,写有《自声音岩泛舟下高溪市诗》,诗云:晚月黄犹暖,寒江白更清。远山冲岸山,钓艇背人行。舟稳何妨小,波恬尔许平。水鱼不相投,拔刺得吾惊”;还将黄阳司唯一拥有的美味——竹鱼,极尽煽情的描绘了一番:银鱼色如银,竹鱼色如竹。渭川千亩秀可掬,都将染成一身绿。鱼生竹溪中,家在竹根菱荇丛。昼餐竹叶与竹米,夜饮竹露吹竹风。前身王子猷,今身赤鲩公。只知爱竹拼却命,化作此君苍雪容。渔翁夜傍竹溪宿,鱼惊钓丝冰底缩。朝来钓得水苍玉,先生笑扪藜苋腹。
“唐叟钓矶”因官衙之人杨万里的书写而遗传后世,它位于黄阳司镇北原老乡政府后面的湘江北岸悬崖边,以前那里从江边砌有很平整的青石板路,沿河岸一直连接到上面的钱家院子。不远处有钱家渡口,水鸟在低旋,白帆点点,撸的欸乃声伴随着湘冮北去。周围的居民每到暑天,多沿石板路而下到湘江里汲水、洗衣、洗澡。北去的江水很是清澈凉爽,为两岸的老百姓旱时浇灌着农田、酷暑难耐的时候洗澡降温,还永久地提供着美味的竹鱼,造福世世代代的子孙。“唐叟钓矶”经过近千多年的风雨的侵蚀、洪水的冲刷,字迹依然清晰可见。1983年,原零陵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永州市人民政府重新鉴定,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前几年,祁阳浯溪电站拦湘江筑坝建成,现如今开始蓄水发电,所以流经黄阳司的湘江水位抬升,成了百里平湖,现代文明的崛起无法解决与传统文化遗存的矛盾,“唐叟钓矶”的崖岩已淹于汪洋之中。往事如烟,杨万里、唐叟均已归于尘土,湘水悠悠,“唐叟钓矶”的苍劲四字像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沒入水中,任后人追古思幽,虔诚的慎终凭吊。
来源:永州日报
作者:陶金元
编辑:陈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