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4月8日讯(通讯员 唐波涛)3月18日,永州在外省返永人员中发现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永州市中心医院零陵院区检验科全体工作人员迅速投入核酸检测工作中。
核酸标本的录入、提取、扩增、审核……市中心医院零陵院区检验人员除了承担该院区职工、患者及陪护等人员近2000人次的日常核酸检测工作,还要完成疫情突发后每日剧增的核酸样本检测。他们在与病毒“近身肉搏”中交出了合格的检验答卷,谱写了感人的战疫篇章。
二孩妈妈的内心独白:“核酸检测岗位就像我的孩子”
刘雪晴,一名二孩妈妈,2012年开始从事检验工作。
“核酸检测岗位就像我的孩子,看着它从无到有,慢慢‘长大’。”两年多来,刘雪晴几乎没有离开过核酸检测岗位,对于这份工作,她倾注了太多的感情。
核酸检测需要在狭小封闭的样本制备室里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很多时候,身上的衣服已经湿透,脸上满是勒痕,但刘雪晴咬牙坚持,从不说苦。
面对本轮疫情,经验丰富的刘雪晴冷静处置,准确快速的完成了检测任务,唯一放心不下的是两个孩子。
“妈妈打败病毒就回来,你在家要听话,好好带妹妹!”视频通话里,孩子期盼的眼神也坚定了刘雪晴战胜疫情的信心。
脱下厚重的防护服,脸上的勒痕是那么的醒目。简单扒了几口盒饭,刘雪晴穿上防护服,又匆匆走进了实验间。
90后核酸检测组长:“早一点出结果 情况就会好一些”
沈龙华,现任核酸检测组组长。本轮疫情来袭后,沈龙华更是以科室为家,连续3天奋战在核酸检测一线。
“早一点出结果,防控措施就会及时一些,损失就会少一些,情况就会好一些!”在沈龙华看来,检验工作需要把“精准”放在第一位。
年仅2岁的女儿每天只能通过手机视频与爸爸见面几分钟。放下手机,沈龙华就要进入分秒必争的检测工作。
“宁让人等机器,不让机器等人。”面对数量激增的全员核酸检测,沈龙华丝毫没有放松,与同事们攻坚克难,连续工作12小时以上,每天都要完成检测样品4000份,忙起来连吃饭喝水都顾不上。
“检验工作务必要准确和快速,这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实际上却是互相补充的,缺一不可。”工作中,沈龙华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对每一份样本都抱着极度负责和认真的态度。
怀揣着对工作的满腔热情,沈龙华发扬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风采。
检验科主任:检验人时刻做好准备
“新冠肺炎核酸样本检测是我们的常规工作,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下,我们时刻做好准备。”市中心医院零陵院区检验科主任刘海霞表示,检验科以检验为天职,哪怕时间再急、任务再重,也要准确快速出具结果。
三班倒、24小时连轴转、数日不回家……这些都是检验人在疫情大考面前的工作常态。据统计,3月19日当天,该科完成大规模核酸检测任务33990人次,完成本院的核酸检测样本2524人次,全天共完成核酸检测样本36514人次,检测准确率100%。
“检验工作繁琐精细,必须精准高效,面对感染风险,检验人要争分夺秒,迎难而上,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的数据参考和技术支持。”这是检验人的职责,也是刘海霞的工作准则。
当疫情来袭时,检验人时刻做好准备,果断按下“加速键”,夜以继日地在狭小密闭的实验室内,以院为家,在离病毒最近的岗位上,守护着一方平安。
感谢他们的默默付出,他们是最可爱的人!向检验人致敬!
来源:红网
作者:唐波涛
编辑:王杨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