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理论丨“引育用留”齐发力 解永州文旅融合“人才之渴”

牵牛牵鼻子,提衣提领子。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必须把人才振兴放在突出位置。

近年来,永州全市上下把文旅产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将建设文化生态旅游名城确定为全市重大战略性工作,坚定不移走文化生态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道路,文化旅游产业建设过程中汇聚了各类要素资源,涌现出不少有益经验,但还面临着引才难、育才难、用才难、留才难等问题。补齐人才短板,必须强化文旅产业人才的“引育用留”全链条,让更多优秀人才投入到文化旅游产业建设中。

“引得来”就要建平台。种好梧桐树,才引得凤凰来,人才“引得来”的关键,在于制定文化生态旅游产业扶持政策、文旅产业招商政策,发挥政策引领作用。在于落实好创新创业政策,打造普惠有力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好创业孵化基地,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实施“制度引才”“机制引才”“情感引才”,吸引品牌营销人才、高水准规划人才、市场运营人才、高精尖管理人才入永创业,返永创业。从而发挥“头雁”作用,解“人才之渴”,激活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生动力。

“育得出”就要重培养。“育得出”的关键在于通过技能培训、量身定制项目、新老结对帮扶等措施积极培育文旅产业人才,给足优秀人才成长的“土壤”和充足的“水分”。组建好永州文旅产业联盟,整合市县之间、部门之间资源力量,建立统一领导、部门联合、上下联动、统筹发展的协调推进机制。开展好“文旅人才培养工程”,将文化旅游人才纳入“潇湘人才行动计划”,重点培育懂市场、懂开发、懂营销、懂管理、懂文创的高素质文旅人才。建立好科学的“扶上马、送一程”人才帮扶机制,营造良好的文旅创业环境,让引进人才在文化旅游行业想创业,敢创业。探索在湖南科技学院、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等市内院校开设文旅相关专业和专题培训班,培养源源不断的专业文旅管理和运营人才。

“用得好”就要抓产业。产业项目抓好了,人才有了用武之地,才能激励引导人才发展,调动人才创新创造积极性。永州有“天下谷源”“人间陶本”等历史之厚;有舜文化、柳文化、理学文化、女书文化、瑶文化等人文之盛;是一座“会呼吸的城市”,有“天然氧吧”生态之优;境内河川溪涧纵横交错,地理风光得天独厚,有山水自成画廊之秀……围绕得天独厚的文旅资源,大力打造“千年打卡地·此处是潇湘”文旅新IP,聚焦“七来行动”布局产业链,开发一批文旅产业“爆款”;瞄准粤港澳大湾区及周边地区游客群体和“一老一小”刚性需求,发展温泉康养产业、老年人生态康养产业和中小学生写作研学产业;围绕“三山”“二水”“一古城”做强核心景区;做优文化体验、工艺展示、休闲消费等文化创意项目,开发一批特色文创产品。从而营造创新奋进、优良有序的干事创业氛围,让人才在产业建设实践中摔打锤炼、大展身手,增强人才凝聚力、战斗力,充分激发人才干事创业动力。

“留得住”就要优服务。“留得住”的关键在于强化人才的获得感、归属感、集体荣誉感,薪资待遇、晋升考核、生活保障等应优先考虑。一是要不断完善创业全程服务,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为有创业意愿的人才提供信息咨询、创业指导、政策落实等“一条龙”服务。二是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三是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构建以品德、能力、业绩为评价导向,更加注重业绩成果和实际贡献,以实绩论英雄,避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唯奖项倾向的人才判定标准和考评体系,留住有用之才,淘汰无用之才,重用关键人才,让人才好创业、创好业。

奋进新征程,文旅融合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发展新高度,即将迎来“诗和远方”携手共进的新春天。全面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关键是不断强化文旅融合产业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打造人才聚集“强磁场”、培育人才成长“大基地”、搭建施展才华“大舞台”,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来源:红网

作者:王薪棋

编辑:王杨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z.rednet.cn/content/2022/04/20/11141716.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