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现场直击丨为什么救援初期不“揭盖子”, 现在又要“揭”?“揭”了之后怎么救?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廖洁 刘志雄 王义正 汪衡 王杨 卢欣 陈珉颖 陈杰 张必闻 李丹 长沙报道
截至5月4日中午12时,长沙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已过去整整120个小时。
目前,救援方式正在逐步调整,即在防止次生灾害的同时,对倒塌建筑的构建物逐层剥离,也就是网友所说的“揭盖子”救援。生命体征探测与剥离同步进行,做到“剥离一层、探测一遍”,绝不放过任何一个挽救生命的机会。
现场救援队由哪些人组成?
根据已有信息披露和新闻报道可知,除医疗专家外,参与此次救援的专家组成员有陈大川、梁步阁等人。
其中,近日在媒体上露面较多的现场应急救援专家组副组长陈大川是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他是全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曾参与“5·12”汶川地震、九寨沟地震等重大事件救援工作。
现场应急救援专家组专家梁步阁是中南大学教授,他和团队长期从事超宽带雷达生命探测领域的研究工作,曾参与制定雷达生命探测仪的国家行业标准。
此次救援,梁步阁将中南大学团队在承担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的标志性成果:MlMO雷达生命探测仪、多模雷达生命探测仪、蛇眼音视频生命探测仪等最新装备调到现场全程进行技术支持,并且邀请了国家救援专家、中国救援队副队长韩文东等人进行现场专业指导。
“可以说此次救援过程中,生命探测环节的现场装备技术代表着当前国内先进水平。”梁步阁说。
救援人员使用仪器搜寻被困人员。
参与救援中的一线人员中,还有曾参与过“5·12”汶川地震、“7·20”郑州特大暴雨救援的消防救援人员,有不少人是湖南省地震救援专业队的主力人员。
救援现场,由中建五局等工程领域的翘楚团队为此次救援提供工程作业支撑。中建五局有着丰富的抢险救援经验,“5·12”汶川地震发生后,他们是第一家向当地政府提出请战的外地在川企业。在海外的阿尔及利亚,“一号国道垮塌抢险”“雨季山洪抢险”“泥石流滑坡抢险”“梅地亚山林大火救灾”中,也都曾有中建五局的身影。在新的救援阶段,他们或将有更大的工程量。
“救人要紧!”救援组专家和一线救援人员告诉记者,面对网友们的各种质疑,大家顶着巨大压力,用当前条件下最为科学的方式,尽全力营救每一条生命,不放过一丝一毫的希望。
为何救援初期不“揭盖子”?
事故房屋呈“叠饼式密实坍塌”。
从现场画面可以看到,事故房屋呈“叠饼式密实坍塌”,原本8层的建筑物垮塌至两层楼高度,被困人员被掩埋在断壁残垣之下。
有网友提出疑问:要救出下面的人,为什么不先搬走上面的东西,把“饼”一张张揭开,是不是更快?
在长沙市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上,陈大川作过解答,“已倒塌房屋无原始资料,结构复杂,加之倒塌后,各类构件交错一起,受力状态不明,随时可能产生二次倒塌,对受困人员安全造成二次伤害。”
在场人员也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坍塌物并不是整整齐齐码在上面,不是想象中“揭开一块,其他东西依然稳稳当当”的情况。有专家打了个比方,这就跟“跷跷板”一样,你动了跷跷板这一边,另一边就会动。
中国救援队副队长韩文东称,“叠饼式密实坍塌”造成梁、柱、板大量重叠,需要层层打通,边接近,边加固,最终才能到达被困者所在的位置,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因救援环境复杂、空间狭窄,只能进去少量人员采取边加固、边掘进的方式作业,给救援工作带来极大难度。”长沙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张铮说。红网时刻新闻记者还了解到,因为空间有限,现场营救都要首选身材瘦小的队员。
现场救援环境复杂、空间狭窄,且相邻的房屋受损严重。
也有网友提出疑问,“既然相邻的房屋受损严重,为什么不拆除旁边两栋房屋?拓宽作业面,方便使用大型机械进行救援。”
“黄金72小时”是救援界共识。“先不说拆了有没有用,即便拆,要多长时间才能拆完?黄金救援时间只有72个小时。”湖南湘广土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定坤参与过“5·12”汶川地震救援,是房屋改造方面的专家。他说,拆房子最快的速度就是爆破,但爆破肯定会对隔壁倒塌的房屋造成二次影响。如果不爆破的话,拆房子时间就会超过72小时,因此拆除两侧房屋没有任何意义。
(相关链接:为什么不“揭盖子”救?为什么画面里只有几个救援人员?为什么不拆了两边的房子救援?)
为何后来又能“揭”了?
事故发生后,有目击者称,爆炸的巨响后,楼房几秒钟就倒塌了。现场有救援人员分析,这种“叠饼式密实坍塌”给人的反应时间太短,如果正在屋内,逃出来的几率很小。
现场救援专家指出,目前,救援由此前精确地、对结构无损地把人救出来,逐渐调整为大扇面剥离救援,“当然,只有确认下面没有已发现的生命点了,我们才敢去做剥离工作,只要有一点生命体征信号,都绝对不会这样做。”
“根据消防救援规则,黄金救援72小时期间,只要有任何幸存者的迹象,就不能采用大型机械设备作业;72小时之后,如果仍有幸存者未救出,也不能采用大型机械设备作业,避免造成二次伤害。”在长沙市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陈大川说,所以,只有存在生命迹象的被困人员完成救援以后,才有可能采取大型设备进场起吊、挖掘,采用“揭盖子”的方式进行救援。同时也需要先对两侧房屋加固,确保不发生二次坍塌后方能开展。
5月3日凌晨,经验丰富的搜救犬在搜寻被困者。
正如同很多网友所指出的那样,“揭盖子”是最快的找人方式。“但对此次事故而言,从一开始就‘揭盖子’绝不是最好的救援方式,这是一个需要站在‘生命至上’角度综合考虑的问题。” 受访救援人员说。
“揭盖子”怎么揭?还救不救人?
救!当然救!必须救!必须是以“救”为前提的“揭”!
不能冒然使用大型机械“揭盖子”,是因为这样做可能造成二次坍塌,危及受困者生命。“那万一还有没被发现的幸存者呢?‘揭盖子’是不是不救他们了?”一些网友的疑问并非没有道理。
据媒体报道,在“5·12”汶川地震中,有一名叫马元江的男子,就是在地震废墟下压埋了178小时22分钟后才被救出。
所以,虽然此次救援所使用的生命探测技术及设备已是顶尖水平,但仍有奇迹发生的可能。红网时刻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搜寻生命迹象的工作从未停歇。
“下一步,现场救援力量将继续争分夺秒,不放弃、不抛弃,连续作战,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不放过任何一丝生命迹象,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5月3日晚举行的长沙市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长沙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李文才说。
救援争分夺秒,不放弃、不抛弃,连续作战。
静默搜索不定时进行着,5月4日晚8时14分,红网时刻新闻记者又经历了一次,现场叫停了所有可能发生声响的活动,为生命探测仪创造静默环境,只为寻找希望的可能。
现场救援人员介绍,救援新阶段使用大型机械设备将房屋倒塌物进行清理,清理过程中,每“揭”一层,就会用生命探测仪和搜救犬再次搜查。因此,救援现场依然时不时叫停大型机械设备,相比普通清理工作要慢得多。
此次救援有一个特别的工程组——工程加固组。他们的主要职责在于对倒塌房屋和两侧的房子进行加固。目前已经对两侧的房子进行加固,以此避免在“揭盖子”时,两侧的房屋再次出现意外。同时,每“揭”开一层,他们也会再行查勘加固,保障救援人员安全。
“一旦发现任何迹象,将继续全力救援,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都将百倍努力。”梁步阁说。
来源:红网
作者: 廖洁 刘志雄 王义正 汪衡 王杨 卢欣 陈珉颖 陈杰 张必闻 李丹
编辑:刘经纶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