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化永州丨周毅明:伤逝

故乡的山水很养人,不管是新中国成立前还是新中国成立后,长寿是周家大院老人的常态,活个八九十岁从来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新院子的几位奶奶都在八十以上,我的亲奶奶生于光绪年间,殁于1975年,就在那艰难的年代也活了81岁,至于九奶和满奶都活到了改革开放的好年代,寿龄都在九十岁以上。

活得久了,自然能够很平静的对待死亡。有些老人甚至会感叹:我怎么还不死呢?他们觉得自己老而无用,尽给年轻人添麻烦,因此做如此自责式的谦虚表示。在周家大院,老人活得坦然,去得洒脱,但生者从来悲伤。每个老人离世,丧事办得很是讲究,悲伤如千年传承浸透在每一个细节里。

慎终追远,在故乡有很好的传承。每当老人病重,自感不久于世,亲人和远近的乡邻、族人都前来看望,晚上还会前来为老人守夜。族人会点亮院子里所有公共区域的电灯,还会帮助主家摆好桌椅板凳,摆上糖果茶食供大家宵夜。糖果茶食一般都是族中人自行相送,而不需要主家提供。在乡村的夜晚,温暖的守候,让即将逝去的老人不觉寂寞,黄泉路上不觉黑暗。

人死饭门开。从老人过世的那一天起,族中具有组织能力又懂礼数的长者,孝家会请他当任提调先生,安排族中人等事务。族人会主动过来,听候调遣。如送请帖、采购、洗菜、杀鸡,大厨房、小厨房的劈柴、烧火、切菜等。一经公布,自动执行。就是在外面工作的人,只要能回来也都要回来。从这一天起,族中人等就统一在孝家开餐,不再单独开火做饭。

老人过世后会办一场酒席,或看死饭,或成服酒。看死饭比较随意,于老人离世当天举办,邀请生前看望过的人参加;成服酒比较正式,一般会是五服之内的亲人以及生前看望过死者的人参加。但现在区别不大,主要功能比较一致,就是在酒席上宣布出殡日期以及各亲属出席丧宴的人数。一般会按照亲疏宣布某家几餐饭,如宣布张三两餐饭,就是请该家一个人前来参加出殡前夕的晚餐和当天的中餐,四餐饭就是邀请该家两人参加晚餐和中餐。出了五服的就不在邀请之列,但可以自行前来参加出殡当天的中餐,称为吃“百客酒”。老人一般在亲人到齐后才会入殡。而成服酒一般会老人入殡后才会举办。看死饭之后,晚上会有远近乡邻前来守夜,打牌赌博都有。孝家除了出钱、表态,其他事情基本都由提条先生安排,族人帮忙。但有两件事是孝家做的,一是孝家的儿媳每天早上要到灵前哭诉,道尽逝者的苦难和自己心中的悲伤,晚上必须有孝子灵前相伴,与逝者和长明灯共眠。

丧筵是一场非常正式而浓重的礼节,包括出殡前夕的晚餐和当天的中餐。虽然两餐都是正餐,但对高寿的人是有区别的。寿满八十的,孝家会在宴会场所的白纸对联上贴上红纸条,表明孝家把晚餐当红喜事办,就餐的人不必过于拘礼,第五个菜上桌,孝家可以安排人上桌敬酒,客人可以猜拳行令。但出殡当天的中餐,无论逝者寿龄高低,那都是要按白喜事规矩来办的。

丧筵开席前都会正式安排重要客人的席位。这很有讲究,稍有不慎,往往会引发出席者不快,甚至认为孝家不懂礼数。席位数量有限,会摆放太师椅,哪些人坐席由提调先生宣布。因此,提调先生会很谨慎地根据来宾身份,或设8席,上4席,下4席;或设16系,上8席,下8席,以满足身份贵重的人会有席坐。坐第一席的人一般是离世者奶奶或外婆家的人,不管辈分年龄,来者就是贵客;然后是儿女亲家,再就是来客尊者,如孝家单位领导,本乡、本县甚至更高层级的党政官员。排席严格遵循嫡长子制,就是来人家族长者坐席,长者殁,长子坐,而非其弟兄坐。被宣布坐席的人要客套一番,大声说一句“还有众亲”以示谦让,表明懂得礼数。提调先生会给足面子,三请四邀,请上太师椅坐定。长子受席可礼让本族长辈,提调先生是不会直接宣布长辈坐席的。这经常会让一些外姓人不理解,以为排错了席。甚至还有当场发脾气,认为周氏不懂礼数的。提调先生一般不会为之所动,而由孝家出面磕头致歉,赔礼解释。席位安排完毕,提调先生往往会高声说一句“席面狭窄,众客请坐。”对没有安排席位的客人表示歉意,请随意入座。

谢礼是丧筵的又一场礼仪。孝家以及五服之内的晚辈,按辈分和亲疏远近,分男女先后向客人跪拜行礼,表示谢意。行谢礼的队伍往往很庞大,但主角是孝子,也就是逝者的儿子,他们要穿披麻戴孝,腰系草绳,手持孝棍,自灵前起行,由人提携牵引,一路弯腰低头,先行至上席,再下席,再大厨师,再大乐师(乐鼓手),向他们行跪拜礼,礼毕回到灵前。然后儿媳、女儿,再侄儿辈,再侄儿媳妇,再侄女辈,再孙辈,如此依次行礼,一则显示逝者家人丁兴旺,再则表明整个家族对来客的谢意。行礼时孝男往往会将腰弯得很低,涕泪涟涟,但不会出声。而女儿、儿媳往往会呼天抢地,涕泪横流。

席上酒菜很是讲究。十大碗八小碟必不可少。八小碟子都是一些精致小菜,如鸡鸭箘子切片,爆炒猪肝片,皮蛋切片,油煎小鱼等等,一次性摆上。而十大碗则一碗碗上,讲究鸡鸭鱼肉山珍海味要基本齐全,而且档次越来越高。以前竹笋炒肉也算山珍,海带炒肉也算海味,旧社会穷人家甚至用木刻的鱼出席以求齐全。但现在可就是野猪、麂子,墨鱼、团鱼、基围虾了。送菜收碗更是一道风景。负责打菜的要身手好,手劲足,用托盘一次打8碗大菜甚至更多,到桌前还要稍稍下蹲,以便人端放,行走时要步履平稳,汤水不洒,那是很要水平的。一般前五个碗上第二个菜就会收回第一碗剩菜,至第六个菜开始就不再回收。上菜也有一个基本顺序,第一个菜基本会是大三鲜,第五个碗一般是扣肉,而第九个碗必然是鱼,第十个菜是蔬菜类。鱼到则酒止,上了第九个菜,客人也就不再喝酒了。

客人坐席是很受拘束的。设席的桌子一定会有专门陪客先生,负责倒茶倒水,上菜撤碗布席,递烟点火,敬酒劝菜。按礼,吃席从八小蝶开始,坐上席的从他面前的小碟开吃,陪客先生会适时调换上席先生面前的小蝶,上席吃哪一个碟,其他人就只能吃哪一个碟。十个大碗也是一样,坐在设席桌子的人,吃菜喝酒都看上席先生,每道菜上来,要布在上席面前,他动筷子,余者方可相随,他端杯子,余者方可饮酒。不过,这些讲究现在年轻人是不会遵守了。席上的人也不会要求他人遵循,但自己会严格遵守礼数。

喊杯是丧筵的又一项礼仪。喊杯者要以上席先生的行止为准,统一指挥整场宴席的节奏。喊杯者要懂得礼数,从“升酒”(这是指挥陪客先生的),到“请啦”(就是请吃菜的意思),再到“请呡啦”,依次有序,不可错乱。要把声音拉得长长的,响亮而悠长。喊“升酒”必得等上席先生放下筷子才能开始,而杯数也是有讲究的。逝者满甲子则全席喊24杯,寓意24孝齐全;未满甲子而父母在世者喊22杯,父母不在世者喊20杯。

出殡是最后的告别,也是最沉重的悲伤。丧筵礼毕,酒菜上齐,负责抬棺的人就开始作出殡登山的准备,从移殡出院,捆扎抬杠,固定殡棺,铺盖棺椁,结扎白鹤,各类事项有条不紊,而孝子要披麻戴孝,双手拄孝棍在不远处面向殡棺跪候。两根主杆、四根抬杠准备停当,八名抬棺者分四组站立殡棺前后,每两人负责一杆,提调先生高喊一身“起棺——”,抬棺者会齐声响应,一起发力,吼一声低沉而悠长的“喔——!”,将抬杆扛在肩上,殡棺离开托着的条凳,出殡就正式开始了。此时会鞭炮齐放,锣鼓齐鸣,孝家女儿媳妇以及其他女性亲属想到从此天人永隔,会悲不自禁,放声大哭,甚至呼天抢地,瘫倒在地,让见者落泪,闻者生悲。但出殡的队伍还是会坚定前进,花圈在前,再孝子,再殡棺,再相送相随者依次缓缓而行,慢慢移动,不会受到影响。

出殡的队伍会绕村一周,向生者告别。途经之处,每户人家都要由主事者恭立门户前,点燃鞭炮,送老人最后一程。孝家要磕头致谢,孝家还会有族人相随,为每一个相送的人献上孝家的谢意,一条毛巾加一包烟。不少的人放完鞭炮,还会追随出殡的队伍再送上一程,年轻人还会主动加入抬棺的行列,替下抬棺者,换上一肩。动作自然默契,乡里人的悲悯体现得深沉而坚定!有钱人家还会有狮子队、舞龙队相送。至开阔处,队伍会停下进行一番表演,观众会抛红包,红包越多,玩得越久。兴尽而行,继续依礼告别,至棺木上山前,盛大的出殡仪式基本告一段落。大部分人会止于山脚,只有孝家至亲以及年轻力壮帮助抬棺者,以及一些孝家的好友会追随棺木一直送到山上的墓地。

悲伤终有尽头,众人还有余生。殡棺一旦离开大院,院中所有的丧事的标志都会清除干净,包括悬挂的幕布,搭建的灵棚门架等等。依礼长子不会上山,而在殡棺上山前捧护遗像返回到家中,将遗像悬挂在堂屋正面墙上。此后,空落落的大院了无丧事的痕迹,悲伤被深深埋进后山的土里。逝者遗像下供奉的香火,似亲人的心中悲伤,飘着袅袅余烟。

来源:红网

作者:周毅明

编辑:王杨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z.rednet.cn/content/2022/06/09/11371014.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