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祁阳:筑牢农田“耕”基 干旱走廊变“粮仓”

红网时刻新闻7月15日讯(通讯员 谭俊杰 廖江南 冯骎)早稻抢收季,祁阳市往年因灾易减产的稻田迎来了大丰收,经过高标准改造后的农田,每亩较以前平均增产45公斤左右,昔日的干旱走廊,今年粮满仓。

7月14日,在大村甸镇进步村,黄灿灿的稻穗随风摇曳,两台收割机正在田间来回穿梭收割今年的早稻。

图片3.png

种粮大户罗庚生流转的600亩稻田,由于地处低洼地带,排灌不畅,经常被淹,原来的早稻亩产还不到700斤。经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改造以后,机耕道、排灌渠畅通发达,今年的早稻亩产达到了800多斤。

“以前我们这边没有建设高标准农田,渠道没有硬化,到处漏水,洪水一来,不能及时排水。自从建设高标准农田以后,犁田、插秧到收割用到的农用机械,直接开到田边,省时省力。需要用水灌溉时,把闸门一提水就进来了;需要排洪了,口子打开,水就从排洪渠排走了。”罗庚生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大村甸镇地处衡邵干旱走廊,水利条件较差。近年来,祁阳加大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重点对自然条件差的稻田进行改造,提高农田抗灾减灾能力。

图片2.png

在该镇黄岗铺村,十多名工人正头顶烈日,新建排灌渠系、机耕道,完善田间设施,提高土地肥力。“正在施工的1200米渠道,在这个月底就可以全部完工,可以确保周边720多亩晚稻的农业用水。”工程项目施工负责人邹家喜表示。

在黎家坪镇培子湾村,种粮大户桂云生种植了380亩早稻,往年翻耕插秧收割大多采取传统农作手段,效率低,许多稻田因缺水导致产量降低。自从去年3月份底该村高标准农田项目建成以后,大型农机可以开到田里作业,稻田用水有了保障,今年的早稻和去年相比,产量提高了30多公斤。

2021年,祁阳市财政投入约1.2亿元,重点为粮食主产区、项目空白区、发展潜力区、水资源匮乏区等地稻田升级,完成农田改造7.41万亩。

“今年,对干旱地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力度不减,在同样地处衡邵干旱走廊的文明铺、龚家坪等5个镇新建高标准农田1.88万亩,着力解决干旱灌溉的难题,激发广大农户的种粮积极性,为粮食安全贡献力量。”祁阳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伍平友说。

来源:红网

作者:谭俊杰 廖江南 冯骎

编辑:见习生郑志祥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z.rednet.cn/content/2022/07/15/11525855.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