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行多远,家乡始终是我们生命的根系;无论浪多大,家乡永远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在每个人的心底,或多或少藏有对故乡的爱,这种爱因为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演变成浓浓的乡情、淡淡的乡愁和深深的乡恋。有的人不善于表达,有时候却因为一个艺术产品的触碰,而让心底的情感得以迸发,并产生共鸣。6月30日晚,由来自各行各业的82人组成的双牌县代表队,登上永州市百万职工大合唱比赛舞台,演唱由蒋建辉、刘兴国创作的歌曲《走,去永州》。演唱完毕,现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7月1日,该视频和随后推出的MV版在官媒发布之后,不少自媒体竞相转发,截至7月4日上午,全网播放量超过7300万人次,仅微信视频号一个平台,点赞量就达到14.5万,转发量超过7.1万,评论8000余条。社会反响之大,超乎人们预料。在我看来,它的艺术特色主要有三点:
一、换位视角带来的新颖
通常情况下,人们习惯以第一人称向外界推介自己的家乡,如《谁不说俺家乡好》《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等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都是这样表达的。一般来说,以第一人称来推介家乡,往往会显得生动具体、通俗易懂,感情更真实、饱满,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而《走,去永州》别出心裁,采用提问对方的语气,连续十六个问句,将永州的秀丽山川、风土人情、美食美景、历史底蕴,进行精心铺排,一咏三叹,来勾起听众的欲望。其实,这些提问是明知故问的,比如:“你可曾读过《永州八记》几首?你可曾记得独钓江雪的小舟?”试想一下,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乃中国山水散文的典范,其诗《江雪》更是唐代五绝之冠,《永州八记》的部分篇章和诗歌《江雪》入选教材,可谓妇孺皆知。而作者故意提问这样的内容,言下之意,永州之美,自古有之,这个地方还是值得你们来的。所以,让人怦然心动,最后决定,不管谁的推介,我还是与家人或朋友“走,去永州”,追随歌曲乐游永州山水,品味永州美食,触摸民俗风情。
二、丰富内涵带来的美感
仔细品味,可以发现这首歌的歌词语言质朴,清新脱俗,里面没有华丽辞藻的修饰,也没有标语口号的堆砌,采取口语方式,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入神走心。作品中的十六个提问,其实选取了永州境内十六个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和文化元素,按照顺序,涵盖了最能代表永州文化特征的柳文化、舜文化、石刻文化、古村文化、瑶文化、草书文化、濂溪文化、女书文化、潇湘文化、美食文化和酒文化,还涉及不少景区景点,几乎涵盖了永州所有区市县。有的表述十分精准,比如:怀素作为永州文化的一张名片,应该要体现出来。至于怎么写?词作者之一的蒋建辉思考多日,认为“风流”一词是有才华的、杰出的、有才学而不受礼法拘束的意思,早些年曾有表现陆游的电影《风流千古》,而怀素狂草所彰显出来的精气神,不正是一种千古风流吗?因此,就有了“你可曾迷恋怀素狂草的风流”这一句,镶嵌在整个作品中,不仅押韵,而且自然。正因为有这样的深刻酝酿和持久打磨,才呈现出了丰富的内涵。当人们唱起这首歌时,仿佛一处处美景在歌声中扑面而来,让人身临其境,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三、优美旋律带来的享受
永州是音乐的故乡。传说四千多年前,上古五帝之一的舜帝,就是在永州创作并吟唱《南风歌》的,因而诞生了南风坳的地名。《尚书·舜典》云“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成为后世诗歌和音乐创作的基本标准。《走,去永州》摆脱了某些流行歌曲“玩酷”的脱离现实的虚妄,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音乐上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走,去永州》谱曲风格是通俗中带有民谣风。其中,主歌部分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歌曲的风格为主,而副歌部分,却采用了“五度、六度”大跳的旋律走向,不仅提高歌曲的识别度,还把永州文化底蕴的时间长度拉了出来,把永州空间的跨度展示了出来。这么一来,既好听又好唱,更容易让人产生深刻印象。
这首歌为什么短时间内能够火爆,我想也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基于作者对家乡的热爱。蒋建辉、刘兴国都是土生土长的双牌人,两人是多年的朋友兼文友,作词作曲合作长达十余年,写出不少好歌曲。出于对家乡的热爱,两人合作的作品大多是写永州的,如《清明的小雨》《潇水四季》《双牌味道》等。其实,《双牌味道》已经把两人的合作推向了一个新的台阶,在永州可谓家喻户晓。而这次的《走,去永州》更像闪亮的火光,点亮了永州游子的那份乡愁,激活了人们心里那份乡恋。
二是基于作者执着认真的态度。反复细品歌词,我常被其中的一些句子所感动。比如“你可曾牵过上甘棠的水牛?”,一下子勾起了人们的乡愁。正是这种魅力源于民间的心声,唱出了永州人都想说的心里话,也让更多的外地人通过这首歌,形成每个人心中的美好永州印象。殊不知,为写好这首作品,他们经常想到一个点子,半夜打电话吵醒对方,经常聊到天亮,越聊越兴奋。在近一年的共同创作中,两人经常针对某一句歌词的表述、押韵,一改再改。最多的一句,改了近百遍。歌曲题目,也经过多次修改。可以说,十分执着与认真。
三是基于良好的表现机遇。可以说,近二十年来,写永州唱永州的原创歌曲很多,但真正“出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却很少。这不是说所有的歌曲不好,而是没有抓住好的机遇来表现。我在想,如果不是这次市里举办的永州市百万职工大合唱比赛,就算做好MV在网络平台发布,也不会产生这么好的效果。
眼下不同形式的独唱正在大面积扩散,未来可期。可以说,《走,去永州》唱出了永州人的自豪,唱出了永州人的乡愁,唱出了每个人心中的永州。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洋中鱼
编辑:陈小婷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