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7月4日讯(通讯员 盘俊杰 王艺淞 彭耀民)近年来,蓝山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探索发展“稻蛙”立体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实现“一地两用、一水两养、一季双收”,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走出一条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仲夏时节,蛙声一片。走进塔峰镇东侧村的稻蛙生态养殖基地,绿油油的水稻里,一只只黑斑蛙时而跳入沟渠中、时而上“岸”觅食,脚步一靠近,“扑通”声奏响,一只只黑斑蛙慌忙跳进水中,听取蛙声一片。
据彭式洪介绍,稻蛙共养模式可实现一田多用,有效提高农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在稻蛙生长过程中,养殖的黑斑蛙排泄物是水稻的天然养分,水稻里的病虫则会成为黑斑蛙的食物。天气炎热时,黑斑蛙可以在稻草下乘凉,构建了一个“蛙吃虫、稻遮荫”互为供给的生态系统。稻蛙和谐共生之下,水稻种植过程中可以减少成本,产量和质量还能双重提升。
“稻蛙共养”产值高,见效快,是彭式洪当初选择这一产业的原因,今年四月份投放蛙苗,五月份开始插秧,秋季的时候一起收获,真正实现“一地两用、一水两养、一季双收”。如今,彭式洪的稻蛙产业成为了当地的富民特色产业,蓝山县也掀起了“稻蛙共养”模式的推广热潮,稻蛙共养基地已从最初的几亩发展到现在的200余亩。
来源:红网
作者:盘俊杰 王艺淞 彭耀民
编辑:郭婳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