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燃气器具及相关产品经营主体:
燃气安全事关千家万户,关系社会稳定。为进一步加强燃气器具及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对此,永州市冷水滩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向全区广大燃气器具及相关产品经营主体发出如下警示:
一、燃气器具及相关产品的监管政策
(一)家用燃气器具:2019年10月1日起,家用燃气器具(家用燃气灶、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燃气采暖热水炉)纳入CCC认证管理范围;2020年10月1日起,未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和未标注强制性认证标志的家用燃气器具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二)商用燃气器具:依据GB 35848-2018《商用燃气燃烧器具》要求,应安装熄火保护装置,并符合其相关规定。
(三)瓶装液化石油气调压器:液化石油气调压器俗称减压阀或调压阀,GB35844-2018《瓶装液化石油气调压器》对产品结构有明确要求,即调压器不得带有可调节功能。商用瓶装液化石油气调压器应在明显位置以不易磨灭的形式标有“禁止家用”字样。商用和家用均为专用,不可互换。
(四)瓶装液化石油气软管:用于燃气燃烧器具连接用的软管分为:非金属(橡胶、塑料、橡塑复合、带金属包覆)软管和金属(不锈钢波纹)软管。2022年1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标准《燃气工程项目规范》(GB55009-2021)第6.1.7条要求:当家庭用户管道或液化石油气钢瓶调压器与燃具采用软管连接时,应采用专用燃具连接软管,且软管的使用年限不应低于燃具的判废年限(8年)。根据《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全管理规则》(GB17905-2008)规定,从售出当日起燃具灶具的判废年限为8年。结合新规范可知,软管的使用寿命也必须在8年。使用年限低于8年的燃气软管禁止销售、使用。
(五)燃气热水器:必须是强排式或平衡式(含室外型)的安全型热水器,严禁生产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家用燃气器具,如直排式热水器(用电池、没烟道、通体多孔进气且款式旧、出水量与热效率低)。
(六)可燃气体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必须取得省级市场监管部门颁发的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自2023年6月1日起生产的产品,应当在其产品使用说明书中标注国家统一规定的型式批准标志和编号。工业可燃气体报警器同时必须取得防爆合格证和消防产品型式检测报告;目前已不需要取得CCCF认证,但销售时应取得消防产品型式试验检测报告(必须有)和消防产品认证证书(企业自愿取证)。
二、燃气器具及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要点
(一)家用燃气灶具:1.查看是否有熄火保护装置:查看灶具是否有熄火保护装置(直径大约2-4毫米),其一般安装在靠近火盖侧。
熄火保护装置不合格的危害:所有类型的灶具每一个燃烧器均应设有熄火保护装置。熄火保护装置的作用:燃烧器未点燃、意外熄火或火焰检测器失效时,应能关闭燃烧器的燃气通路,避免未进行燃烧的燃气通过管道大量释放,从而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某些生产厂家为了降低成本,不安装熄火保护装置或安装假的熄火保护装置,从而造成产品不合格,形成安全隐患。
如何辨别?
1.查验炉头上是否有感应探针,感应探针下是否有熄火保护装置(检查中曾发现部分产品炉头中装有“感应探针”,但“探针”并没有连接灶具,是假的熄火保护装置)。
2.2020年10月1日以后生产的家用燃气具必须要有CCC强制认证标识。查看是否取得CCC认证:查看产品是否张贴有CCC标志,并通过“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查验证书的真实性,查询网址http://cx.cnca.cn/CertECloud/result/skipResultList?certItemOne=B01¤tPosition=
3.查看产品铭牌是否符合规定:查验产品铭牌内容是否完整、合规。按照GB16410《家用燃气灶具》规定,每台灶具均应在适当位置安装铭牌,其标志内容应包括:1.产品名称和型号;2.使用燃气类别代号或适用地区;3.额定燃气供气压力;4.额定热负荷;5.制造厂名称及商标;6.制造年、月或代号;7.额定电压(适用于使用交流电源的灶具, V);8.额定输入功率(适用于使用交流电源的灶具,kW/W);9.额定频率(适用于使用交流电源的灶具, Hz);10.II 类结构的符号(仅在II类灶具上标出);11.嵌装开孔尺寸;12.集成灶还应增加其他组合器具相关标准铭牌明示需求。
4.燃气软管结构:当燃气导管采用软管接头,应符合GB 16410-2007《家用燃气灶具》中所示的两种结构(Φ9.5mm和Φ13mm),俗称“宝塔头”结构(见图3)。燃气导管结构不合格,可能导致燃气管脱落、漏气等风险。
5.执行标准:2022年1月1日以后生产的家用燃气灶必须执行GB-16410-2020《家用燃气灶具》新标准。
(二)商用燃气灶具(熄火保护装置):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产品使用的是热电偶式熄火保护装置,灶头有两个探针。
(三)橡胶和塑料软管
燃气具连接用软管,是用于家用燃气具出口与用户燃气燃烧器具连接用的软管。根据材料不同分为:金属(波纹)软管和非金属(橡胶或橡塑复合)软管。橡胶或橡塑软管上连续长度每隔300mm或单根软管应标注:产品名称、规格、制造商名称或缩写、产品标准号、制造季度和年份、使用期限等内容。根据新的国家标准和规范可知,软管的使用寿命也必须在8年。故而橡胶燃气连接软管是无法满足这一条件的,已被国家标准强制淘汰,禁止用于燃气连接。
(四)调压器(俗称:减压阀或调压阀)1.产品标志(包括以下内容)1.制造厂名称、商标、型号、生产日期、使用年限及燃气流动方向;2.带有压力或流量安全装置的调压器标志应在明显位置以不易磨灭的形式标有“超压切断”或“低压切断”或“过流切断”字样。其中带有超压切断装置的还应有额定切断压力;3.商用瓶装液化石油气调压器应在明显位置以不易磨灭的形式标有“禁止家用”字样。4.结构调压器应采取可靠措施,防止改变调压器的设定状态,调压器设定状态的调节部件应被封固,即:调压器不能有调节功能。
从左到右分别为不带调节功能的调压器和带调节功能的调压器。
5.家用调压器出口为软管接头(“宝塔头”)时,应在进口侧或出口侧设置过流切断安全装置。
从左到右分别为出口侧带过流切断安全装置和进口侧带过流切断安全装置。
(五)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
1.家用燃气热水器应有CCC标志和能效标识;
2.热水器铭牌上内容应包括:
(1)名称和型号;
(2)燃气种类或代号;
(3)额定燃气压力,单位为帕(Pa);
(4)额定热负荷(适用于供热水热水器),单位为千瓦(kW);
(5)额定热输入(适用于供暖热水器、两用热水器),单位为千瓦(kW);
(6)适用水压,单位为兆帕(MPa);
(7)供暖适用水压(适用于供暖热水器、两用热水器),单位为兆帕(MPa);
(8)额定产热水能力,单位为千克每分(kg/min);
(9)额定电压及电源性质的符号(适用于使用交流电源的热水器),单位为伏(V);
(10)额定电功率或额定电流(适用于使用交流电源的热水器),单位为瓦(W)或安(A);
(11)制造商名称。
3.每台热水器均应在适当的位置设有安全注意事项,注意事项内容包括:
(1)不得使用规定外其他燃气的警示(标准规定为强制性项目);
(2)通风换气的注意事项(标准规定为强制性项目);
(3)使用交流电源的热水器应有接地的要求(采用Ⅱ类、Ⅲ类控制器的热水器除外)(标准规定为强制性项目);
(4)用户使用前应详细阅读使用说明;
(5)指出防冻功能工作的条件,提示用户为了避免管路冻坏,在冬季长期停机时,应将水路系统内的水排空。
4.不得销售使用铝制波纹管作为排烟管的自然排气式(烟道式)燃气热水器,或销售排烟管中缺少室内直管、弯头、过墙管、排水三通、室外直管、防倒风排烟罩等配件的自然排气式燃气热水器。
(六)燃气采暖炉
1.燃气采暖炉应有CCC标志和能效标识;
2.每台器具应有铭牌,铭牌应粘贴在器具醒目的位置上,内容应包括:
(1)制造商名称;
(2)器具生产编号或日期;
(3)名称和型号;
(4)燃气种类及额定压力,单位为帕(Pa);
(5)额定热输入;
(6)额定热输出,单位为千瓦(kW);
(7)标称产热水率,单位为千克每分(kg/min);
(8)器具采暖系统耐水压等级或最高工作水压;
(9)生活热水系统适用水压;
(10)器具防护等级;
(11)电源性质;
(12)防水等级的IP代码;
(13)生活热水模式的额定热输入。
3.器具上应有醒目的专用警示牌,且应牢固、耐用,并包括以下内容:
(1)不得使用规定外其他燃气;
(2)通风要求和安装环境;
(3)使用交流电源的器具应安全接地;
(4)安装前应仔细阅读技术说明书;
(5)用户使用前应详细阅读使用说明书。
三、生产、销售不合格燃气灶具及相关产品的法律后果
包含但不仅限于以下法律条款:《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九条:“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产品,下同)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第五十三条:“列入目录的产品未经认证,擅自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的,责令改正,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请广大生产、销售单位(含电子商务经营者)严格履行产品质量的法定责任和义务,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制度,确保销售的产品合法、质量合格,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对于正在销售的不符合要求的燃气燃烧器具立即下架,停止销售;对不按规定经营的燃气燃烧器具销售单位,我局将依法严肃查处。
永州市冷水滩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年8月8日
来源:红网
作者:冷水滩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编辑:陈小婷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