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8月27日讯(通讯员 刘文斌)今年以来,蓝山县持续鼓励、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建设、发展就业帮扶车间,通过“政府政策扶持,帮扶车间带动就业,群众参与受益”的方式,实现群众“家门口”就业增收。
帮扶车间促进瑶族群众稳就业。8月25日,笔者走进蓝山县犁头瑶族乡友汇藤制造厂,气枪声不绝于耳,一条条薄如蝉翼的小藤条在工人们手中上下翻飞,左右穿插,不一会儿一张张结实的藤椅就初具雏形。该车间负责人贺友明介绍,“我们村没有什么支柱产业,很多年轻人都外出务工,家里多数是一些年龄偏大的村民在照顾孩子上学和日常生活,2020年,我也是为了照顾家人,便返乡回村成立了就业帮扶车间,车间采取订单式生产,村民可根据订单需求,自由选择时间来车间做事,实现‘务农、顾家、挣钱’都不耽误。”
“以前在外地打工,没办法照顾老人和孩子,现在家门口了这个就业帮扶车间,时间自由,收入稳定,还不耽误照顾家人,比在外打工安逸多了。”山背村村民赵荣妹一边娴熟地编制手中的藤椅一边开心地说。
“目前车间长期共吸纳了14名村民长期到车间做事,月平均收入2000元,年人均增收2万元,下一步发展,我准备继续扩大车间规模,带动更多村民来车间就业。”贺友明说。
同样在蓝山县毛俊镇就业帮扶车间,几十名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进行打磨、组装、检查、包装等流水线作业,现场一派忙碌生产景象。
该车间负责人钟国辉告诉笔者,我们车间是依托永州星月投资科技有限公司企业订单资源优势,按照计件和计时相结合的用工模式,吸纳就业困难人员、不方便外出务工等人群,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增收。同时,还为员工提供免费午餐和传统节日、年底福利,让群众在家门口上班也有足够获得感。
“从车间建成投产的第一天我就来这里务工,刚开始是从普通工位做起,后来因为丰富的工作经验,被安排为现场管理人员,工资也是从刚开始的1000多元,涨到了现在的3000多元,而且还有固定的放假时间,可以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我很满足。”蓝山县毛俊镇鹊峰村成明英说。
“我在这里工作已经2年了,从家里到车间上班步行只要3分钟,上班很方便,平时手快的时候,一天可以赚到150元左右,慢的时候80-90元,工资发放也很准时,对我们这些年龄偏大,需要照顾家庭的,提供了就业增收好去处。”毛俊镇毛俊村村民李凤兰一边熟练地质检、打包,一边开心地说。
“平时车间有60-70人做事,旺季的时候能吸纳100多名各类人群来车间务工,工资是按月发放,目前,共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10余人,人均增收25000元到3万元。针对掌握技能少的工人,我们通过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到车间一对一进行培训,确保每一个前来车间务工的群众都能尽快熟悉操作。”钟国辉说。
小车间,大民生。如今,越来越多的群众在家门口走上工作岗位,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增收,幸福感也是不断攀升。 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就业帮扶车间115家,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794人,带动城乡劳动力就业3814人,3个易地搬迁安置点实现就业帮扶车间全覆盖,累计落实就业帮扶车间各项政策奖补314.7万元。
来源:红网
作者:刘文斌
编辑:陈小婷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