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道县:边远瑶山“蜂”景“俏”

红网时刻新闻10月26日讯(通讯员 谢万波 蒋光明)近年来,道县横岭瑶族乡菖路村依托当地资源优势,通过采取“党建+”系列措施,大力发展林下特色经济——高山蜜蜂养殖产业,积极引导老蜂农和村民加入蜜蜂养殖队伍,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促进增收。目前,该村养殖20箱以上的农户有6户,小规模养殖的有20多户,年产蜂蜜3000多斤,产值达到40多万元。

党支部主动引领兴“蜂”业

菖路村四面环山,气候条件优越,林木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一年四季野花盛开,可利用的花蜜、花粉品种繁多,山林里有3000多种高山野生植物,蜜源植物达400多种,质量上乘,是发展高山蜜蜂养殖的天然宝地。近年来,为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推动边远瑶山产业振兴,村党支部成立了由村支书任组长、村支两委班子成员为成员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一个产业、一名负责人、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五个一”工作机制。专门安排1名村支部委员负责组建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3个,通过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和恳亲座谈会,积极引导在外务工能人或成功创业人士回家创业。

菖路村航拍图.gif

高山蜜蜂养殖不争田、不占地、周期短、见效快,是带动瑶乡群众增收致富的有效措施。“下一步,我们打算派出专人到专业公司学习养蜂技术,打造自己的线上线下销售平台,让养蜂产业走向专业化、规模化和品牌化,带动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双增长。”横岭瑶族乡菖路村党支部书记杨晓平表示。

工作队积极帮扶旺“蜂”业

在菖路村的石山脚下,蜂鸣阵阵,不少土蜂箱摆放在树林下的各个石头缝中,成群的蜜蜂围绕着蜂箱飞舞。今年66岁的蜂农李正宏正熟练地打开蜂箱用刀割下蜂蜡,尽管没有全副武装,李正宏也显得格外镇定,随后将切割下来的蜂蜡捣碎,放置压蜜机内过滤、压榨,不一会儿半桶甜蜜的百花土蜂蜜就压制出来了。蜂糖呈琥珀色,十分黏稠,还能闻到淡淡的花香。

蜂农收蜂蜜.gif

“这些蜜蜂,都是引诱过来的,然后再分箱,我这里有20多箱,大约每年有200多斤蜂蜜。”蜂农李正宏说,“我们只负责养好蜜蜂就可以了,销售都是村委会、合作社和电商公司的事,一年下来至少有3万块钱左右收入。”

在此之前,李正宏每年偶尔也养一两箱土蜜蜂,算是村里的一个老蜂农了,但由于销售和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导致蜜蜂养殖收益不高。后来在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指引帮助下,李正宏学习了不少养蜂的专业知识,销售渠道也有了着落,蜜蜂养殖也从一开始的一两箱发展到20多箱,开启了养蜂致富之路。

“五兴”创“五星”屋场会.gif

近年来,县委派驻该村工作队坚持以乡村振兴“三片引领、百村示范、整县推进”为统领,以“五兴”创“五星”为抓手,想方设法引项目争资金,因势利导兴产业谋发展,全力帮助群众解决特色产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邀请专家手把手教。先后从省畜牧研究所、县畜牧养殖技术服务中心等单位邀请专家和技术员,进村入户讲解引养野蜂的操作方法、场地选择、蜂病防治等科学知识。组织村民外出考察学。多次组织有养殖意愿的村民到广东、广西及省内先进典型乡村考察学习、交流技术,拓展市场信息,坚定发展信心。联系电商平台帮助销。经牵线搭桥,引进道县电商销售龙头企业——道滋味与该村3个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签订产品销售合作协议,对小规模养殖户蜜蜂产品实现保护价收购,让群众实实在在尝到蜂蜜产业的“甜头”,有效解决了蜂产品销售难的问题。

目前,仅蜜蜂养殖产业一项就解决了横岭瑶族乡菖路村劳动力就业近60余人,实现有劳动能力村民人均年增收1.2万元。同时,带动发展肉牛、黑山羊、生猪等养殖户25户。

来源:红网

作者:谢万波 蒋光明

编辑:郭婳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z.rednet.cn/content/646754/60/13204375.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