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6月28日讯(通讯员 成艳华 王湘)为保证灾区民众能够得到安全的生活饮用水,必须做好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水质的消毒处理。
一、饮用水水源的选择
(一)洪涝灾害发生后应迅速对原有水源卫生状况进行评估,对于被淹没了的水井或者供水构筑物应立即停止供水,待水退后经彻底清洗消毒后方可继续供水。
(二)集中式供水的水源地受到破坏或污染严重时,应选择新的水源地,建立新的取水点并做好卫生防护。
(三)如果用打机井或手压井措施供水,所选打井点要保持清洁卫生,附近30米内没有厕所、畜圈、垃圾及废水排出口,应避免在低洼地域或过去是污染源的地方打井。
二、饮用水的处理与消毒
(一)煮沸是最简单有效的消毒方式,在有燃料的地方可采用。所有饮用水提倡煮沸后饮用。
(二)根据水源水状况,选择适宜的化学消毒剂,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参阅消毒剂使用说明书,控制消毒剂用量和接触时间。
1.缸(桶)水消毒处理
自然灾害发生后,若取回的水较清澈,可直接消毒处理后使用。若很混浊,可经自然澄清或用明矾混凝沉淀后再进行消毒。常用的消毒剂为漂白精片或泡腾片。按有效氯4-8 mg/L投药,先将漂白精片或泡腾片压碎放入碗中,加水搅拌至溶解,然后取该上清液倒入缸(桶)中,不断搅动使之与水混合均匀,盖上缸(桶)盖,30 分钟后测游离氯0.3-0.5 mg/L即可。若游离氯达不到,则应增加消毒剂量,缸(桶)要经常清洗。
2.手压井的消毒
手压井一般只经过消毒处理,水质即可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基本要求。消毒方法同缸(桶)水消毒处理。
3.大口井的消毒
(1)直接投加法
投消毒剂前先测量井水量及计算投药剂量,水井一般为圆筒状,即
井水量(吨)=井水深(米)×0.8×[水面直径(米)]2
漂白粉的投加量(克)=井水量(吨)x加氯量(mg/L)/漂白粉有效氯含量%
加氯量应是井水需氯量与游离氯之和,可根据井水水质按一般清洁井水的加氯量为2mg/L,水质较浑浊时增加到3-5mg/L,以保证井水游离氯在加氯30分钟后在0.7mg/L左右,有条件的地区可进行水质细菌学检验。
投加的方法是根据所需投药量,放入容器中,加水调成浓溶液,澄清后将上清液倒入水桶中,加水稀释后倒入水井,用水桶将井水震荡数次,使之与水混匀,待30分钟后即可使用。井水的投药消毒至少每天2次,即在早晨和傍晚集中取水时段前进行。
(2)持续消毒法
将漂白粉或漂白精片装入开有若干个小孔(孔径为0.2-0.5厘米,小孔数可视水中游离氯量调整)的饮料瓶中(每瓶装250-300 g),用细绳将容器悬在井水中,同时系一空瓶,使药瓶漂浮在水面下10厘米处。利用取水时的震荡使瓶中的氯慢慢从小孔中放出,达到持续消毒的目的。一次加药后可持续1周左右。采用本法消毒,应有专人负责定期投加药物,测定水中游离氯,游离氯量在0.7mg/L左右。若水井较大,可同时放数个持续消毒瓶。
(3)超氯消毒法
适用于水井被洪水淹没;新井开始使用前、旧井修理或掏井后;井水大肠菌值显著变化;在肠道传染病疫点并疑与水有关和水井落入脏物等情况下。
方法:先将井水掏干(若井水中查出致病菌,应先消毒后再掏干),清除井壁和井底的污物,用3%-5%漂白粉溶液(漂白精减半)清洗后,再按加氯量10-15mg/L投加漂白粉(或漂白精),即每吨水加40克漂白粉计,浸泡10-12小时后把井水打完,待渗水后按直接投加法或者持续消毒法进行消毒,必要时经细菌学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蓄水池(箱)的清洗消毒可参照此法。
三、使用一体化净水设备
自然灾害发生后,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使用一体化净水设备对原水进行处理和消毒。可直接以沟塘水、河水等地表水和地下水为水源。可有效去除胶体、悬浮物颗粒、溶解盐类、有机物以及微生物等。
四、安全卫生水的运送
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运输方便,水质安全,可用来解决应急饮水问题。用于送水的设备,无论是水车、消防车、洒水车、水箱或聚乙烯塑料水桶,在运水前,都必须对盛水容器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用有效氯浓度400mg/L溶液冲洗,作用30分种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待运水的游离氯含量应保持在0.5mg/L以上,以确保运送水的卫生质量,防止运送的水受到二次污染。
五、自然灾害恢复期的供水设施消毒
(一)被水淹没过的水源或供水设施重新启用前必须清理消毒,检查细菌学指标合格后方能启用。
(二)经水淹的井必须进行清淘,冲洗与消毒。先将水井掏干,清除淤泥,用清水冲洗井壁、井底,再掏尽污水。
(三)待水井自然渗水到正常水位后,进行超氯消毒。漂白粉投加量按井水量以25-50 mg/L有效氯计算,浸泡12-24 小时后,抽尽井水,再待自然渗水到正常水位后,按正常消毒方法消毒,即可投入正常使用。
参考资料:《洪涝灾害灾后卫生防疫技术指南(2024版)》
来源:红网
作者:成艳华 王湘
编辑:郭婳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