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蓝山县传统手工“粑粑”飘香入万家

微信图片_20240117120041.jpg

红网时刻新闻1月18日讯(通讯员 盘俊杰 王艺淞 谭琴)黄蜡粑粑、高粱粑粑作为蓝山县的一道传统特色美食,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春节临近,勤劳质朴的“粑粑”制作手艺人都会提前备足所需材料,为赶制黄蜡粑粑供应年货市场做好准备。

一大早,在毛俊镇西岭头村,谢九斤夫妇俩便开始忙活起来,夫妻俩分工协作,忙得不亦乐乎。谢九斤告诉笔者,每年的农历十月十五到腊月二十八,是黄蜡粑粑、高粱粑粑制作销售的旺季,也是他们最忙碌的季节。

微信图片_20240117120038.jpg

制作“黄蜡粑粑”“高粱粑粑”要选用上好的高粱、糯米、黄米,制作工序也比较繁多,首先要把糯米用水浸泡四小时左右,再用专门的机器碾成米浆装入棉麻袋,然后封住袋口,夹在凳子与扁担之中挤出米浆中的水分,每隔两个小时重复一次,等到第二天米浆成砣就能揉面了。在谢九斤家的庭院内,夫妻俩手法娴熟地将面团搓成条状,再掐捏成一个个如乒乓球大小的小面团,不一会儿工夫,“粑粑”就足足摆放了好几盘。

微信图片_20240117120039.jpg

“粑粑”制作好后,还需上锅蒸煮。要想“粑粑”好吃,最关键的就是火候和时间,火势大小、蒸煮的时间长短都会对“粑粑”的成色以及软度产生影响。十几分钟后,“粑粑”便出锅了,刚出锅的“粑粑”,色泽饱满,散发出阵阵香气,刺激着人们的味蕾,这时夹上一个“粑粑”,蘸点儿砂糖汁,放进嘴里,软糯香甜,十分享受。

如今,手工黄蜡粑粑、高粱粑粑已然成为当地村民的重要收入来源,谢九斤夫妇希望,这门手艺能在后代中继续发扬传承下去,留住浓浓年味、浓浓家乡味。

来源:红网

作者:盘俊杰 王艺淞 谭琴

编辑:陈小婷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z.rednet.cn/content/646845/52/13454484.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