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月5日讯(通讯员 谢万波 田治排 吕晴琴)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2023年来,道县梅花镇把群众最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用“嘴勤、眼勤、手勤”为民生幸福“加码”、为生活“加温”,让解民忧、纾民困成为人民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福祉。
嘴勤多问多听,解民忧、定民心。2023年,梅花镇将46名工作作风过硬的党员干部下派驻村,干部们与所在村的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空闲时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上面对面谈心,了解群众的心里事。2023年10月初的一天,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唐邦在村里见到一位老人行走在家门口的烂泥路上,连忙与老人聊起了脚下路的事情。老人告诉唐邦,“这条路村里是年年喊修,却只听见打雷不见下雨,一拖就是三四年,拖得村干部讲话群众都不信了。”空谈误事、实干兴业,当天,唐邦回到镇里便将此事向镇党委书记、镇长汇报;第二天,书记、镇长就与上级有关部门取得了联系,得到了上级的大力支持,唐邦连夜到村里召开党员干部群众会,把党委要修好这条路的决心进行了传达,第二天村里出动了40多个劳动力,用手推肩挑将路基打好。10月19日,这条让群众等了三四年的烂泥路终于硬化通行,成了群众出行的“暖心路”。
眼勤多看多思,找问题、解民忧。有道县北门粮仓之称的梅花镇,有近70%以上的农田是靠天水吃饭的,因此,每到下雨时,驻村干部便带着村干部冒雨上山赶水进塘(水库)。2023年开春不久,驻石下渡村干部何边开在查看灌溉水渠时发现,从上游来的水比往年小多了,于是他沿着水渠一路寻找,发现水渠在过车头村时,由于因年久失修被淤泥填堵了,所以水的流量小。找到根源后,他当天就把这个问题向镇主要领导进行了汇报,第二天镇里就调来了挖土机和30多名党员干部,在机器和人力的共同努力下,当天就将这段长达800多米沉淀了近100立方米淤泥的水渠清除干净,为下游的石下渡村近2000亩水田排除了故障,赢得了村里群众的一致好评。
手勤多做多帮,干实事、聚民心。“我们都来自农村,到了村里,每个人都要放下架子真心当农民、做农事,扑下身子为群众。一定要记住,你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就和你有多亲!”这是镇党委书记于霞经常对驻村干部说的一句话。2023年,是道县梅花镇升学考试被全国各大学校录取新生最多的一年,其中一人被清华大学录取,也是让梅花众多父母最揪心的一年,有6名被重点大学录取为新生的学生因家庭困难上不起学,准备放弃学业外出务工。镇党委政府得知情况后,采取个人捐助、乡贤助学的办法,为困难学子解决助学资金100多万元,圆了困难学子的大学梦。一名受捐助入学的大学生在入校前对驻村干部激动地说:“我能实现大学梦,多亏了你们这些好心人对我的关心帮助,入学后,我定会勤奋学习,学好真本领,用实际行动报效祖国、回报社会的关心和帮助,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2023年,道县梅花镇为各类困难群体发放社会救助救济金710.674万元,受益人数达2362人。其中特困救助313人,发放救助金203.6231万元;低保救助1216人,发放救助金346.428万元;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539人次,共49.996万元;孤儿救助16人,发放救助金21.16万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39人,发放救助金33.2682万元;临时救助246人次、共25.85万元;医疗救助39人,发放救助金30.3487万元。梅花镇党员干部用勤奋与实干,向梅花人民群众交出了一份增强民生工作力度、速度与温度的合格答卷。
来源:红网
作者:谢万波 田治排 吕晴琴
编辑:王杨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