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7月16日讯(通讯员 杨理军)近年来,祁阳市坚持把干部考核作为管理激励干部的重要抓手,持续在优化体系、科学实施、结果运用等方面狠下功夫,有效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祁阳全年地区生产总值453.3亿元,同比增长5%,获评“全省县域经济先进县(市)”。
优化体系,实行集成考核促进减负增效
严格落实上级精简优化基层考核的工作要求,全面清理规范对各单位的考核事项,以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统筹所有考核事项,做到“一个方案、一套指标、一次性完成”。加强考核指标内容联审,多轮征求镇(街道)和市直单位意见,报上级组织部门审核后实施。2025年,祁阳对镇(街道)年度考核指标同比上年度精简14.7%、对市直单位的年度考核指标同比精简10.8%,实行清单化管理,有效减轻了基层负担。加强重点工作考核,严格对标永州市考核县市区指标,针对性地设置了重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立项争资、园区制造业发展、民生保障等关键性考核指标。突出实绩考核,对市管领导班子的实绩考核主要分为“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成效”两个部分,量化评分共占总评分的80%。对各单位正职的年度考核评分中,其所在领导班子的年度考核评分占比50%,真正实现了领导干部个人与单位工作实绩考核的深度绑定。
重在日常,做实平时考核实现精准画像
科学设置公务员平时考核指标,实行“共性指标+个性指标”并行模式。根据行业、岗位、职责等特点,差异化设置个性考核指标,避免了“一顶帽子众人戴”。比如,祁阳市财政局制发平时考核工作方案,坚持把重点业务工作、日常工作、临时工作、特色工作等作为个性指标,细化分解至局机关股室、乡镇财政所以及每一名干部,实现了指标和责任“全覆盖”。各单位通过“月纪实、季考评、年汇总”的方式,对干部日常表现进行全程纪实,并从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积极性、纪律作风、抗压能力等多个维度,对干部进行立体画像,把功夫用在平时,拉长焦距考准考实干部。推动公务员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互融共通,平时考核成绩占年度考核成绩的60%。其中,当年度平时考核获得4次“好”等次的,年度考核可优先评定为“优秀”;全部“较差”等次的,年度考核则直接确定为“不称职”。坚持把平时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提拔重用的公务员平时考核结果必须均在“较好”等次以上。
祁阳市委组织部政工人员正在为部机关公务员开展平时考核。
树牢导向,实用考核结果激励担当作为
充分发挥干部考核在干部管理中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将考核结果与干部评先评优、职务提拔、职级晋升等直接挂钩。近五年年度考核中有3次及以上“优秀”或近三年年度考核中有2次及以上“优秀”的干部可优先提拔使用或晋升职级,干部职级晋升时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的单位可适当增加推荐人选。2023年6月,祁阳市委共为各单位推荐的90余名乡镇干部、40余名机关干部晋升了职级;2024年6月,祁阳市委为最近年度考核“五年三优”或“三年两优”的60余名干部晋升了职级。此外,对单位年度考核综合成绩优秀的单位主要领导或负责工作表现优秀的单位副职、其他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对负责工作考核长期排名靠后、且没有起色的干部及时调整处理。2023年底以来,全市共有140余名年度考核成绩优秀的干部得到提拔和进一步使用,3名干部因工作表现差、考核排名长期靠后而被调整,形成了“干多干少大不一样、干好干坏大不一样、干部能上能下”的鲜明导向,激励全市干部担当作为、争先创优。
来源:红网
作者:杨理军
编辑:王杨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