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理论丨“紧”政府换来“宽”民生

“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要精打细算,切实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党中央的明确要求,传递出清晰的执政导向,引发社会广泛共鸣。政府过紧日子绝非权宜之计,而是正政风、惠民生的长期战略,彰显了“节用为民”的政治担当、“以退为进”的治理智慧,更是对人民至上价值理念的矢志坚守。

“紧”在机关运转,“宽”在民生保障。过紧日子,核心在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2025年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比2024年初减少3.22亿元,下降5%。与此同时,2024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5.6%,达42114亿元。这一减一增之间,是“紧”行政与“宽”民生的治理辩证法。压减行政开支做“减法”,为的是在民生福祉上做足“加法”。宝贵的财政资金,正涓涓流淌,化为百姓家门口触手可及的便民食堂、赏心悦目的口袋公园、安心托付的普惠托育。

“紧”在权力边界,“宽”在服务效能。湖南省以数据共享和“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为抓手,大力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智能化、便利化。成效如何?江华瑶族自治县创新推行“四到要求”和“五心标准”,将市场准入审批时限压缩至2小时,群众满意度高达99%。这正是“紧”权力边界,“宽”服务效能的鲜活注脚。政府从文山会海、重复检查中抽身,转向精准服务、智慧监管,省下的是行政成本,更是企业和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制度性交易成本。这种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直接点燃了市场活力,显著提升了群众办事的便捷度和获得感。

“紧”在干部作风,“宽”在民心所向。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穿着补丁衣服作报告,焦裕禄用藤椅窟窿丈量为民初心。历史昭示,节俭历来是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优势和宝贵精神财富。新时代的“紧日子”要求,正是这种精神的赓续传承。党员干部带头践行光盘行动,严控楼堂馆所建设,群众看到的是作风之变,感受到的是“有盐同咸”的赤诚。近年来,一般性支出压减超20%,而民生满意度却逆势上升,生动印证了“作风紧一寸,民心暖一尺”的朴素真理。

从井冈山的红米饭南瓜汤,到新时代“政府过紧日子”的庄严承诺,一脉相承的是共产党人“自己紧些,让百姓宽些”的赤子之心。将“紧日子”的压力转化为治理创新的动力,以“好日子”的成色检验工作实效,方能在财政“紧约束”下,蹚出一条惠民生、促发展、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作者:江华瑶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 韩羽,江华瑶族自治县委组织部 于培)

来源:红网

作者:韩羽 于培

编辑:王杨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z.rednet.cn/content/646941/51/15135066.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