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7月12日讯(通讯员 罗琅贵 蒋思琪 向薛峰)近日,湖南科技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前往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伍家寨村,开展以“‘伍’动千年韵,‘家’承古建魂”为主题的系列实践活动。实践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运用三维激光扫描等数字化技术,对伍家寨古村落进行精准测绘与数字化存档,为古建筑保护与乡村旅游发展注入科技力量。
数字化测绘,守护千年古韵
古建筑是乡村文化的瑰宝。实践团队不断创新保护方式,推动数字化技术融入古村落保护。“数字化测绘”专项行动中,实践团在村支两委及驻村工作队的协同支持下,采用先进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伍氏祠堂及多栋传统民居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扫描。
扫描过程中,团队成员重点关注墙体、立柱、石刻、雕花等关键构件,确保数据采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通过数字化手段,系统客观地记录了古建筑的现存形态特征及损耗程度,为后续的保护性修缮工程提供了详实可靠的基础数据。
河中岛测量,助力乡村旅游发展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实践团队聚焦伍家寨村境内的一座河中岛,开展三维测绘,助力乡村旅游发展。
团队成员携带手持式三维激光扫描仪,根据岛屿的地形特点和面积大小,灵活规划扫描路线,采用“外围扫一圈,中间补扫”的方式,确保获取完整、准确的三维点云数据。通过对采集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实践团在电脑上精准还原了小岛的地形地貌,并结合地势平坦、视野开阔等因素,对小岛进行了区域规划开发,力争将河中岛打造成为集自然美景、民俗文化与现代科技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典范。
多元化活动,赋能乡村振兴
乡村儿童是乡村振兴的未来。实践团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乡村振兴注入多元活力。
实践团举办了心理健康讲座,通过理论讲解与趣味互动,帮助孩子们掌握科学的情绪管理方法,助力他们健康成长。此外,实践团还组织了创意标语张贴、无人机科普、资助政策宣讲、折纸课堂与跳绳比拼等活动,将安全、环保、科技、教育等理念传递到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乡村儿童的综合素质。
“在乡村振兴征程中,不仅要建设物理意义上的‘安居房’,更要构筑儿童心灵上的‘安心房’。”湖南科技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湖南科技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将持续以专业力量赋能乡村振兴,探索更多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路径,为传承千年古韵、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罗琅贵 蒋思琪 向薛峰
编辑:左伊杨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