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是困扰许多人的常见问题,不少患者一听到这个诊断就十分紧张,担心必须手术,甚至害怕瘫痪。其实,腰椎间盘突出并非都需要手术,大多数情况下保守治疗就能取得良好效果。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解答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的常见误区,讲讲什么情况下需要手术、什么情况下可以保守治疗。
误区一:腰椎间盘突出一定要做手术?
事实:80%-90%的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可缓解症状。
很多人一查出腰椎间盘突出,就觉得必须手术。其实,绝大多数患者通过休息、药物、理疗、康复锻炼等保守治疗方式,症状都能有效改善。只有少数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才需要手术干预。
误区二:腰疼就是腰椎间盘突出?
事实:腰疼原因多样,未必是椎间盘突出。
腰疼的诱因有很多,像腰肌劳损、韧带炎症、小关节紊乱等,未必都是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真正的腰椎间盘突出往往伴有下肢放射痛(如臀部、大腿、小腿甚至脚部的麻木、疼痛),而单纯的腰痛更可能是肌肉或韧带的问题。
误区三:椎间盘突出会瘫痪?
事实:绝大多数不会!但少数严重情况需警惕!
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确实可能引起下肢无力、麻木,但真正导致瘫痪的情况极为罕见。不过,若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就医:大小便失禁或排尿困难(马尾综合征表现,需紧急手术!);下肢肌肉明显无力,如脚无法抬起(足下垂)症状持续加重,保守治疗无效。
什么时候可以保守治疗?
若症状符合以下情况,通常可先尝试保守治疗:疼痛较轻,不影响日常生活,通过休息、热敷、药物就能缓解;无严重神经压迫症状,如肌肉无力、大小便功能障碍;影像学检查(如MRI)显示突出不严重,神经压迫较轻。
保守治疗方法包括:休息:急性期减少活动,避免久坐、弯腰、提重物;药物:消炎止痛药、营养神经药物;理疗:牵引、针灸、推拿(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如游泳、小燕飞、臀桥等,增强腰背肌力量。
什么时候需要考虑手术?
若出现以下情况,可能需要手术干预:保守治疗3个月以上无效,疼痛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出现严重神经压迫症状,如肌肉无力、足下垂、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紧急手术处理!);症状反复发作且逐渐加重,影响正常行走和站立。
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包括微创椎间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和传统开放手术(适用于严重病例)。具体选择哪种,医生会根据病情评估决定。
腰椎间盘突出其实并不可怕,大多数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就能好转,只有少数严重病例才需手术。关键在于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结合症状和影像学检查来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若存在腰椎问题,建议尽早到医院脊柱外科就诊,避免盲目恐慌或延误治疗。
文/郑典涛
来源:红网
作者:郑典涛
编辑:王杨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