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7月8日讯(通讯员 李妮珂 谭彭)盛夏时节的新田县陶岭镇仁岗村,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烤烟大户洪改英带领着工人们在烟田里采摘烟叶,今年他承包的70余亩烤烟丰收在望;郑柏云老人和她的“闺蜜”们坐在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里唠家常,谈起四世同堂的幸福生活脸上满是笑容;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顶着酷暑走街串巷、热烈讨论,谋划眼下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如何开展……
今年以来,陶岭镇深入开展乡村品质大提升行动,坚持全民参与、全域治理、全面推进,以品质大提升行动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呈现出和谐秀美、蓬勃向上的新图景。
全员行动抓整治推动乡村“环境”大提升
陶岭是风景秀丽的生态美镇,新田南部最重要的生态屏障陶岭山(白云峰)坐落于镇内,东山岭古村落、周氏古宗祠、古惜字塔等历史文物单位底蕴深厚,周家村建成全国首个农村廉洁文化主题公园爱莲公园。近年来,陶岭镇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头号民生工程”来抓,巩固拓展乡村面貌大提升行动成果,推动美丽乡村由“一处美”向“处处美”,“一时美”向“持久美”,由“外在美”向“内在美”转变。
今年年初,困扰东山村村民郑红辉多年的“难题”得到解决。距离他家十余米的旱厕无人管护,由于地基权属涉及好几户人家,且旱厕上还有住房,一直无法拆除。春节期间,村干部把几家人召集到一起,共同商议旱厕的改建问题,最终形成一致意见,在不改变地基权属的前提下把旱厕改建为公共卫生厕所,由村两委筹资建设。经过改造的公厕,不仅解决了村民的生活需求,还消除了卫生死角,成为东山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的一处典型。
小厕所,大民生,陶岭镇持续开展厕所革命,引导群众自主拆除旱厕23座、改户厕28座,加快普及无害化卫生厕所,因地制宜新建公共厕所9座。与此同时,支持各村建设“六小园”(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小公园、小禽园、小庭园)8000余平方米、拆除空心房200余座、消除卫生死角400余个、组织开展集中整治行动80余次。陶岭镇还建立了村评户比工作机制,每月召开一次流动现场会,通过比一比、晒一晒、评一评,让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到人居环境整治中。
因地制宜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大提升
每当人们谈论起陶岭,提得最多的是陶岭的“国字号”产品——陶岭三味辣椒。陶岭三味辣椒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种植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因陶岭镇内高氮高钾并富含稀土元素的饭石土有利于辣椒干物质和萜烯类、酯类芳香物质的形成,所以只有在此类土地上栽种的本地品种才具备“香、甜、辣”三味这一特性,陶岭成为三味辣椒不可取代的天然种植基地。目前,全镇种植陶岭三味辣椒近1000亩。
七月初,今年头茬陶岭三味辣椒成熟,周家村党支部书记周井华在朋友圈里邀请大家来品尝最正宗的陶岭三味辣椒。周家村创办的爱莲堂专业合作社今年种植辣椒100余亩,新鲜的辣椒还被加工为剁辣椒、泡辣椒、干辣椒、蒜蓉辣椒酱、牛肉辣椒酱等产品,广受市场好评。据助农主播乡村姣妹介绍,陶岭三味辣椒是最受食客们欢迎的产品,“上线即断货、挂网即清仓”。今年,陶岭镇主动对接湖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和省内外头部餐饮企业,不断完善优化选种-种植-加工-推广-销售产业闭环,规划实施基地建设、品类研发、市场对接、农旅融合四大工程,推动辣椒产业做大做强。
陶岭镇科学制定并稳步实施产业发展规划,除了建设设施完备、功能完善的“陶岭三味辣椒”特色产业种植加工区,还形成了种植面积稳定在2000亩的优质稻烟区、大成河沿岸富硒水稻产业带、以玉米大豆复合种植为主的复合农业区,油茶、中药材、水果等产业遍地开花。来自湖南常德的钟德福今年在东山村种植早稻600余亩,这已是他举家扎根陶岭的第7个年头,他向记者介绍:“陶岭的土地富硒,农田设施逐步完善,村民勤劳淳朴,是发展产业的好地方!”这位“新陶岭人”在广袤的土地上辛勤劳作,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潜移默化焕新风推动乡村“文明”大提升
今年六月底,邝胡社区的村民微信群里捷报频传,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里,超过本科分数线的达到17人,村民们欢欣鼓舞,奔走相告。2023年,在爱心人士的组织下,邝胡社区成立了教育基金会,筹集善款60余万元,帮困济贫、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这几年,邝胡社区先后为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顶级院校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近年来,陶岭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价值引导力。
周家村常态化“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每逢重要节日,村干部都会把村民们召集到一起,过年办“村晚”、端午节包粽子、妇女节评选“好婆婆”“好媳妇”……一场场活动让乡亲们拉近了距离、增进了感情,乡村生活更加具有人情味。
富上村成立了党员干部先锋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志愿公益行动,在环境整治、防汛抗旱、矛盾调解等第一线,先锋队员们总是走在前列、干在前面,发挥了“一名党员一面旗”的示范带头作用,带领群众参与公益事业,形成了团结一心促发展的浓厚氛围。
陶市社区以“童心港湾”为平台,为村内留守儿童创造了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每天放学后,“童心妈妈”都会给孩子们辅导作业。寒暑假期间,村里还会组织返乡的大学生给留守儿童开设兴趣班。村干部和学校老师还会不定期在这里给孩子们开展防溺水、防性侵、防欺凌等安全讲座。
大坪村成立了红白喜事理事会,对婚丧事宜进行全程监督和指导,把整治厚葬薄养、高额彩礼等不良风气写入村规民约,教育引导群众摒弃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陋俗。鼓励村民自觉摒弃姓氏家族观念,筹工筹劳用于发展公益事业。
群众唱主角,与文明相约。在共建共治共享中,广大群众真切体会到乡风文明建设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走进陶岭,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扑面而来,装点着青山绿水,浸润着群众心田。
“让村民更感幸福、让乡村更具风味、让发展更有品质。”陶岭镇党委书记高红萍表示,陶岭镇将坚持全民参与、全域治理、全面推进,推动乡村品质大提升行动取得更大成效,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谱写陶岭精彩篇章。
来源:红网
作者:李妮珂 谭彭
编辑:左伊杨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