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根本”在干部的信仰之基,“泉源”在为民的赤子之心。新时代党员干部当以“忠诚为舵、担当为桨、实干为帆”,在广袤乡土上回答好“为谁干、干什么、怎么干”的时代之问,让“心有方向”的坚定,化作“行有力量”的奔赴。
立忠诚之心,铸就扎根基层的信仰之基。“天下至德,莫大乎忠。”何为忠诚?广大党员干部要“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始终保持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才是对党绝对忠诚,也才能做到对党绝对忠诚。立忠诚之心,绝非空洞的口号,而是内化于信仰、外化于行动的坚实根基,是支撑我们在基层复杂环境中砥砺前行的精神支柱。浙江“千万工程”二十年如一日深耕“三农”,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如今的“千村未来、万村共富”,是所有基层干部的努力成果,也正是他们铸牢这份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事业的绝对忠诚,才能在基层的广阔天地中深深扎根,汲取养分,绽放价值。
立担当之心,锤炼攻坚克难的斗争之志。“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现实中,有的党员干部常常抱着“宁可不做事,也不能出事”“遇到困难绕着走,碰到难题往上交”的躺平心态。这种消极心态的根源是党性修养不够、本领锤炼不够。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志,动真碰硬、攻坚克难;要练就“解剖麻雀”的硬核本领,面对群众诉求,敢于亮明态度、牵头破局,不回避矛盾,不推诿扯皮,狠抓工作落实,真正把民生痛点、堵点变成群众的满意点、幸福点。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芝麻官”照样有“千钧担”,要强化“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担当,努力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强烈社会责任感筑牢党执政最深厚的基础。
立实干之心,磨砺造福于民的务实之能。“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实干是基层工作的生命线,是将理想信念转化为民生福祉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干部的实干精神,不是喊出来的口号,而是俯下身段丈量土地的脚步,是挽起袖子解决问题的姿态,是“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坚守。“白发书记”李忠凯,无畏“愚公之难”。面对悬崖绝壁阻隔,他以跬步千里的韧劲,踏遍危崖,终将陡峭藤梯化作安全钢梯,更以43公里“挂壁天路”斩断穷根。这正是《荀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生动实践——实干者以点滴之功,终成民生沧桑巨变。
正如敦煌匠人以一凿一斧刻写永恒,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征途上,新时代的党员干部亦当以心为笔、以行为墨,在广袤乡土上用忠诚、担当、实干绘就“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锦绣画卷,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答卷。
(江华瑶族自治县人社局陈豪豪、江华瑶族自治县委组织部蒋其霖)
来源:红网
作者:陈豪豪 蒋其霖
编辑:左伊杨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