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8月12日讯(通讯员 蒋敏杰)湖南东泓旭鞋业是祁阳高新区的一家制鞋企业,公司从2024年10月建厂到投产,在半年多的时间内通过技术创新,不仅将传统制鞋30多道工序精简优化,更研发出仅重300克“会呼吸”的运动鞋,以航空级材料攻克行业难题。如今,这家扎根县城的企业正以智能化升级和极致工艺,撬动全球产业链,让“祁阳制造”在国际舞台站稳脚跟。
在湖南祁阳东泓旭鞋业的生产车间里,智能化生产线高速运转,一双双出口日本的运动鞋在这里完成质检、装箱,48小时内直达深圳盐田港,发往海外市场。
湖南东泓旭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马伟国介绍:“我们产品100%出口日本,鞋种涉及比较多,从低单价的注塑,到中高端的防水、登山、户外,我们公司都有涉猎。”
胶粘是一双鞋子从半成品到成品的最后一环。传统制鞋,光鞋面就要缝合20多道工序,公司智能生产线正式投入使用后,胶粘这一环节变得简单而高效,只需要在电脑中设定好轨迹,智能化设备就可以识别,精准打粗,为后续涂胶做准备,不仅效率更高,机器精准的运行也保证每一双产品的生产流程如出一辙,产品质量的误差无限缩小。
湖南东泓旭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董林介绍:“以前的流水线,我们需要70多个人,现在增加智能化之后,我们55个人到60个人就行,而且现在所产出的产效,比原来70个人的产出更高,整个制鞋的工艺也有很大的改善。”
从笨重的传统跑鞋到仅重300克的运动鞋,东泓旭的迭代秘密藏在无数次的实验里。这款“会呼吸”的运动鞋,鞋面蜂窝结构形似蜂巢——工程师团队测试了数十种材料,最终用航空级发泡胶实现了减重、透气并防水的功能。
“面料透气防水,大底是超轻、Q弹、发泡,增加了脚感的舒适度,同时我们在成品做了2万次常规拉直,在4公分的水中,浸泡4个小时做透湿测试。”董林说道。
从建厂到投产,从第一片皮料的裁片切割到源源不断的运动鞋成品生产,依托智能排产系统和产业升级让企业更有底气。上半年,企业出口到日本市场各类运动鞋、登山鞋达150万双。当祁阳的运动鞋出现在国外的消费市场,东泓旭用事实证明:只要死磕“一米宽”的赛道,小城企业也能跳上全球市场的“大舞台”。
“下半年,主要的精力是人员技术培训,增加扩大人员的招聘,把我们的产能、产出增加,为祁阳本地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马伟国说道。
来源:红网
作者:蒋敏杰
编辑:陈小婷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