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永州市冷水滩区:全民健身助力提升城市民生福祉

图五永跑者团队合影.jpg

永跑者团队合影。

红网时刻新闻8月29日讯(通讯员 唐东升 周博)凌晨五点半,秋日的晨曦洒满大地。在永州市冷水滩区湘江东路上,一面“永跑者”大旗沿着健康步道迅速映入眼帘。区长跑协会会长杨苏林高举旗帜,带领着一群身着统一服装的长跑爱好者,以整齐划一的步伐唤醒着这座被誉为“潇湘第一城”的冷水滩。

“听闻冷水滩区正在筹备马拉松大赛,这将是永州市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体育赛事,我们深感自豪与振奋,已开始有计划地进行针对性训练,力争在自己城市的马拉松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在休息时被问及为何每天都在坚持训练,杨苏林边擦拭汗水边回应。“永跑者”IP拥有专属歌曲和装备,还经常不定期在城区和乡镇开展“创建文明城市“防溺水“乡村振兴等主题的系列跑活动,带动全区路跑活动的蓬勃发展。

近年来,永州市冷水滩区聚焦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文体活动的需求日益增长,以全民健身为切入点,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在全民健身设施建设、赛事活动举办以及健身服务保障等多个方面持续发力,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市民在运动中收获健康与幸福。

图为湘江西路健身路径上群众在游玩.jpg

湘江西路健身路径上群众在游玩。

打造“15分钟健身圈”:运动、生态与文化的交融共生

市区一体,公园规划引领健身新风尚。位于永州市冷水滩区下河线社区的湘江体育公园,利用桥洞空间和匝道与道路之间的围合空间,建成羽毛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乒乓球场、儿童活动区等。据了解,为解决桥下空间压抑、桥墩阻隔、匝道交通复杂以及高压线穿过等问题,规划和建设方多次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绘制壁画、栽种花草、安放造型各异的雕塑等,建成多种文化元素复合、配套齐全、生态优美、全龄共享的智慧体育公园,每天吸引各个年龄层次的人们在这里锻炼、休闲。近年来,冷水滩区秉持市区一体化发展理念,高度统筹规划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在公园规划打造上,充分整合资源,挖掘城市潜在可用空间、加强土地资源复合利用,将体育元素融入城市公园体系。通过争取省级支持、整合市级资源,积极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将城市的公园、“金角银边”等进行改造,因地制宜建设体育健身场地,完善夜间亮化设施。仅2024年就在中心城区投入健身器材280余件(含体育公园)。忠烈社区是2020年才成立的新生社区,由原忠烈村改制而来,区域内安置小区及原住户较多,环境条件相对落后,为提升城市品位、居民幸福感,近几年该社区内相继建成了两处带健身设施的小游园、一处篮球馆,最大的安置小区唐家院子周边配备了六十余件健身设施。目前,冷水滩区社区体育设施覆盖率达100%,“15分钟健身圈”覆盖率突破95%,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共建共享机制。以宋家洲生态体育公园、湘江西路体育公园和永州植物园体育公园为例,这些公园在规划之初就充分考虑了市民的健身需求,设置了多样化的健身设施和运动场地。宋家洲生态体育公园依托湘江滨水景观,建设了沿江健身步道、自行车道,让市民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能够进行跑步、骑行等多种运动。湘江西路体育公园则结合城市更新,利用闲置土地打造了集篮球、足球、羽毛球等多种球类运动于一体的综合性体育公园,成为周边居民健身休闲的好去处。永州植物园体育公园则将体育与植物科普相结合,设置了户外拓展区域,让市民在运动中亲近自然、增长知识。近年来,新建成提质的湘江东路、湘江西路、永州大道、潇湘大道,都同步建设了健康步道,总长近一百公里,极大方便了市民进行最方便的步行运动。

图一冷水滩区长跑协会湘江东路聚跑。.jpg

冷水滩区长跑协会湘江东路聚跑。

湘江主线,两岸体育绘就活力新画卷。湘江作为冷水滩区的母亲河,为全民健身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冷水滩区以湘江为主线,大力推进两岸体育设施建设。在湘江两岸建设了亲水平台和健身广场,配备了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等,满足了不同年龄段市民的健身需求。同时,还利用湘江水资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水上运动项目,如龙舟赛、游泳赛、皮划艇比赛等,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参与。2023年6月,中国龙舟公开赛(永州站)在冷水滩区潇湘平湖举行,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9支专业代表队及大众组12支队伍,1000多名运动员参赛,观赛群众达50多万人次。这些水上运动不仅丰富了市民的体育生活,还成为了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此外,湘江两岸的健身步道串联起了多个公园和景点,形成了集运动、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滨江健身带,让市民在运动中感受城市的魅力。

文化融合,健身场地承载历史新记忆。市民唐大妈漫步在冷水滩区政府广场的法治文化长廊走走停停,“我是来区政府广场跳广场舞和到健身器材区搞锻炼的,顺路还能学法律知识,一举两得。”为了让全民健身更具文化内涵,冷水滩区将体育设施建设与文化传播相结合。在宋家洲生态体育公园和永州植物园体育公园中,融入了廉洁文化元素,设置了廉洁文化长廊、主题雕塑等,让市民在健身的同时接受廉洁文化的熏陶。永州植物园体育公园正深入挖掘永州历史文化,设置了非遗展示区,通过图片、实物、多媒体等形式展示永州的非遗项目,如祁剧、女书等。市民在锻炼过程中可以了解城市的历史文化,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种运动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使健身场地成为了城市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打造自主体育赛事IP:体育赛事、产业发展与旅游协同共进

四季规划,全年赛事彰显城市新活力。为了让市民一年四季都有比赛看,冷水滩区根据不同季节的特点,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体育赛事。春季举办“巅峰湖南”六大名山登山赛、湖南“百姓擂台”搏击联赛等户外运动赛事,让市民在温暖的季节里亲近自然、挑战自我;夏季开展游泳比赛、2025年冷水滩区首届龙舟赛暨黄阳司端午民俗文化活动等水上运动赛事,为炎热的夏日增添清凉与激情;秋季组织马拉松比赛、潇湘健康跑、徒步活动等,让市民在金秋时节享受运动的快乐;冬季举办室内体育赛事,如湖南省社区运动会海选赛、篮球赛、气排球赛、乒乓球赛、围棋赛、五子棋赛等,满足市民在寒冷天气里的健身需求。通过四季赛事的规划,冷水滩区营造了浓厚的全民健身氛围,让城市充满了活力。

今年5月31日在冷水滩区黄阳司镇举行首届龙舟赛.jpg

5月31日在冷水滩区黄阳司镇举行首届龙舟赛。

产业融合,打造赛事IP创造品牌新效益。冷水滩区积极探索体育与产业发展的融合路径,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赛事IP。以广场舞为例,按照“一县一品”文化品牌打造谋划,冷水滩区通过举办一年一度的广场舞大赛,吸引了众多广场舞爱好者参与。在赛事组织过程中,注重品牌建设,统一赛事标识、主题等,提升赛事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与相关企业合作,开发广场舞周边产品,如广场舞服装、歌舞编排等,带动了体育产业的发展。此外,还利用赛事平台,推广永州的特色农产品和旅游景点,促进了农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2025年6月在成功举办首届“潇湘健康跑”之后,也计划寻求企业支持合作,让该赛事在冷水滩生根发芽,打造成路跑赛事IP。同时也谋划万人规模的大型马拉松赛事,让永州出圈出彩。通过打造赛事IP,冷水滩区实现了体育产业的品牌化、规模化发展。

冷水滩区气排球赛.jpg

冷水滩区气排球赛。

食旅联动,赛事活动点燃城市新烟火。为了让城市更有烟火气,冷水滩区将体育赛事与旅游、餐饮等行业紧密结合。在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期间,同步推出旅游优惠活动和美食节。例如,在中国龙舟公开赛期间,推出“观龙舟、品美食、游潇湘”活动,同步举办啤酒音乐节,为参赛选手和游客提供旅游套票,推荐永州的特色美食和旅游景点。游客在观看精彩比赛的同时,可以品尝到东安鸡、永州血鸭等地方美食,游览九嶷山、柳子庙等著名景点。在举办广场舞大赛、潇湘健康跑等赛事的同时都同步举办了本土产品展销会。这种食旅联动的模式,不仅丰富了赛事的内涵,还促进了城市消费,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科学健身指导管护全链条闭环:区+街道+社区全方位保障

体育培训,专业指导提升健身新水平。为了提高市民的科学健身意识和能力,冷水滩区加强了体育培训工作。通过与专业体育机构合作,开展各类体育培训课程,如篮球、围棋、广场舞等。这些课程针对不同年龄段和健身需求的市民,提供个性化的培训服务,对符合要求的发放社会体育指导员证。同时,邀请专业教练进行授课,开展全民健身大讲堂等活动,确保培训质量。每年暑假前,冷水滩区文旅体局都会组织专业人员与教育系统联合在各中小学开展全民健身大讲堂之“防溺水”专场,仅2025年就举办了十六场。此外,还利用线上平台开展体育知识讲座和健身指导视频分享,让市民可以随时随地学习科学健身知识。通过体育培训,市民的健身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健身效果更加明显。

图四冷水滩区文旅体局“全民健身大讲堂”进学校开展防溺水教育。.jpg

冷水滩区文旅体局“全民健身大讲堂”进学校开展防溺水教育。

图二长跑协会湘江西路开展防溺水宣传。.jpg

长跑协会湘江西路开展防溺水宣传。

组织引领,社会力量汇聚健身新合力。冷水滩区充分发挥体育社会组织的作用,鼓励和支持各类体育社团、俱乐部的发展。目前,全区现有各类体育社会组织205个,健身站点遍布街道社区、乡镇行政村。这些体育社会组织积极开展各类体育活动培训和赛事,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健身选择和交流平台。六月的晚上,暑气稍退,湘江体育公园篮球场上喝彩声此起彼伏,球员们挥汗如雨。在场的区篮球协会会长蒋先巍介绍:“我们协会每年都会全区各篮球场馆举办青少年篮球联赛、夏季篮球联赛、中年组篮球赛、区直篮球赛等赛事,吸引了年龄跨度达七十多岁的众多篮球爱好者参与,篮球爱好者中年纪最大的76岁了;这儿正在进行的是中年组篮球赛。”区柔力球协会、广场舞协会也常态化举办培训和演出活动,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通过体育社会组织的引领和带动,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

柔力球协会滨江广场展演.jpg

柔力球协会滨江广场展演。

器材维护,精细管理保障健身新安全。为了确保健身器材的正常使用和市民的健身安全,冷水滩区探索建立了器材维护管理体系。明确社区、小区物业、单位院落、公园、生产厂家的器材维护管理责任,建立器材管护台账,配备器材维护人员,不定期对全区范围内的健身器材进行检查和维护。同时,建立了器材报修、维修、反馈全流程记录机制,市民可以通过电话、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及时报修损坏的器材,维护团队会及时进行维修处理。此外,体育部门还加强对健身器材维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通过精细化的器材维护管理,保障了市民的健身安全,提升了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冷水滩区通过打造“15分钟健身圈”、打造自主体育赛事IP、构建科学健身指导管护全链条闭环等举措,在全民健身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冷水滩区将继续深化全民健身工作,推动健身设施智能化升级,优化健身服务供给,拓展健身活动覆盖面,进一步提升市民参与度和获得感,构建更加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提升市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红网

作者:唐东升 周博

编辑:王杨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z.rednet.cn/content/646942/63/15236112.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