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残联督查小组正在入户开展常规督查。
红网时刻新闻8月21日讯(通讯员 何珣 胡丽)“托养人员每个月至少来我们家2次,指导我们家属帮我老伴进行康复训练。老伴因为中风基本不能站立,现在通过训练加按摩,能站起来了,还能借助助行器走几步。这样的上门服务政策真是太好了!”近日,新田县残联督查小组在大坪塘开展常规督查时,村民蒋某感激地说道。
为切实改善残疾人生活质量、减轻家庭照护负担,2025年,新田县残联稳步推进残疾人托养服务民生实事,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第三方服务机构为依托的残疾人照护服务模式,不断完善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满足残疾人多元化托养服务需求多措并举提升残疾人生活质量。
托养人员正在协助残疾人服务对象进行康复训练。
精准摸底,落实服务名单。县残联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确定具有托养服务资质的机构,开展托养服务具体工作。基层残联和服务机构工作人员深入残疾人家庭,与残疾人及家属沟通交流,了解残疾人家庭基本情况、托养意愿以及服务需求,精准筛选出165名生活不能自理、家庭照护困难的智力、精神及重度肢体残疾人,将其纳入托养服务对象名单,确保有限的资源优先落实到最有需求的残疾人。
细化方案,提供个性服务。残联因地制宜,依托残疾人托养中心、养老机构等服务载体,根据服务对象个人意愿、服务机构专业能力等情况分类进行托养服务,其中150名为居家托养服务,8名为寄宿制托养服务,7名为日间照料服务。依据服务对象的残疾类别、等级及个性化需求,为每个人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此外,还建立“一人一册”服务台账,定期为残疾人开展健康监测、康复训练、个人清洁、家庭保洁、陪同就医等服务,显著改善了残疾人的生活环境与护理质量。
加强督查,保证服务质量。项目实施期间,实行“一月一督查、不定时走访”工作制度。县残联加强对托养服务工作的监督管理,责任股室对托养服务内容、服务质量、服务态度进行不定时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反馈问题,指导服务机构不断改进服务举措、优化服务内容,创新优质服务理念。同时,对托养服务对象进行电话访问,了解服务满意度,听取残疾人及其家属意见建议,并认真做好记录,为后期改进服务工作提供保障。
下一步,县残联将重点关注一户多残和家庭没有照护人员的残疾人,进一步了解他们的需求,总结和完善服务过程中的好经验和好做法,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水平,为残疾人提供更加便利化、专业化的服务,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对他们的关心和关爱,助力残疾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来源:红网
作者:何珣 胡丽
编辑:王杨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