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道县:全力打造“天下稻源”农耕文化品牌

红网时刻新闻9月17日讯(通讯员 谢万波 邓湘华 蒋忠余)近年来,道县以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抓手,大力推动道县玉蟾岩稻作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深度挖掘打造“天下稻源”农耕文化品牌。

开展遗址遗产保护。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工作方针,成立道县玉蟾岩遗址保护与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开展玉蟾岩遗址防护设施建设及周边水土环境治理,完成遗址保护范围的征地工作,安排专人负责维护管理;先后编制完成了《玉蟾岩遗址本体保护工程计划书》《道县长征文化-天下稻源综合发展规划》《中国(道县)玉蟾岩遗址公园规划》《中国(道县)玉蟾岩遗址博物馆规划》等规划,完成稻作文化公园、产业园及博物馆的布局选址。

打造水稻全产业链。制种方面,与科研院所共建实验室,引进隆平高科、亚华等国家级种业龙头开展杂交水稻制种,培育“道香1号”等新品种3个,制种基地达1.2万亩、年产值超2亿元。种植方面,全县水稻播种面积常年保持在88万亩以上,建成38.4万平方米育秧设施大棚。大力推广“稻稻油”“稻稻菜”轮作模式,带动全县种植油菜18万亩、蔬菜50万亩以上,辐射发展生猪生产年出栏80万头。加工方面,引进稻之源米业等企业打造“天下稻源”高端大米品牌,积极培育道州米粉、道州麻圆泡、道州囍粽等特色美食小吃品牌。以玉蟾岩遗址为核心,打造5公里优质稻产业示范区,培育稻洲香等12家龙头企业,形成涵盖种质研发、种粮、加工、文旅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开发20余种稻作衍生产品,2024年稻作产业综合产值达18.7亿元。

加强稻作文化传承推广。注重主题宣传和展出展示,弘扬传承稻作文化。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南主场活动在道县举办;玉蟾岩遗址出土的世界上人工栽培稻标本和复原而成的釜形陶器在湖南省博物馆展出,央媒专题报道;玉蟾岩遗址上榜“庆祝中国考古百年湖南十大发现推介活动”名单;道县被中国作物学会授予全球青年杂交水稻梦计划首批特色基地(全国仅道县和南泥湾)。注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充分发挥永州工贸学校“基地+中心”等平台作用,共建稻作文化传承班,培养本土农村党员和新型职业农民超5300人。

来源:红网

作者:谢万波 邓湘华 蒋忠余

编辑:王杨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z.rednet.cn/content/646943/51/15289708.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