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9月18日讯(通讯员 雷中祥 蒋凌志)眼下正值秋种关键时节,永州市冷水滩区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在冷水滩区牛角坝镇湘山街社区藠头种植基地,30多名村民在田间忙着种植藠头,轰鸣的农机穿梭田间开沟作业,忙碌的身影与机械声交织,勾勒出一幅热火朝天的秋种图景。
依托良好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当地种植的藠头品质上乘、口感脆嫩,深受市场欢迎,成为名副其实的“香饽饽”。
藠头种植基地。雷中祥 摄
村民在种植藠头。雷中祥 摄
“水稻收割完,我们就立刻组织农户抢种藠头,今年计划在石溪坪村、湘山街社区连片种植200亩。”冷水滩区华瑞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谭德荣指着田间的农机介绍,今年基地全程用机器起垄、开沟、培土,比人工种植节省一半以上人力,劳动效率大幅提升,省心又省力。
机械化作业提升效率。蒋凌志 摄
近年来,冷水滩区以产业振兴为抓手,探索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藠头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合作社统筹规划种植、建立标准化加工车间,将新鲜藠头深加工成藠头罐头,有效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如今,当地藠头产品不仅畅销广东等沿海省份,更成功打开韩国、日本等国际市场,让“小藠头”闯出了“大销路”。同时,当地还大力推广“稻藠”轮作模式,将“农闲田”变“增收田”,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一田多用、一地多收,带动群众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红网
作者:雷中祥 蒋凌志
编辑:陈小婷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