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9月19日讯(通讯员 盘海军 蒋晶 杨莉祯)9月17日上午,秋日的双牌水库大坝巍峨矗立,波光粼粼的湖面与蓝天相辉映。双牌县紫京学校组织师生走进这片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水利工程,开展“聚历史星火 育时代新人——探寻双牌水利精神,奋力谱写青春篇章”青少年思政实践课,将思政课堂从教室搬到实地,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奋进力量。这也是双牌县教育系统推进青少年大思政实践课的生动缩影。
活动伊始,师生们沿着大坝步道缓缓前行,水库管理处工作人员结合实物模型与老照片,生动讲述了双牌水库的建设历程。“1958年11月,1万多名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们,顶着酷暑严寒,靠手挑肩扛、钢钎铁锤,历时10年建成这座集防洪、发电、灌溉于一体的民生工程,他们用汗水诠释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水利精神。”
工作人员的讲解让同学们驻足倾听,不时举手提问“建设者们遇到技术难题时怎么解决?”“水库现在还发挥着哪些重要作用?”,求知的目光中满是对建设者的崇敬。
在大坝观景平台,思政课教师以“水利精神与青春担当”为主题展开现场教学,结合水库保障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助力区域农业灌溉和生态保护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新时代青少年如何传承奋斗精神”。
“以前只在课本里知道水利工程很重要,今天亲眼看到大坝的宏伟,听了建设者的故事,才明白‘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真正含义。”八年级学生唐果在分享参观感悟与学习体会时表示,“今后会以建设者为榜样,不负韶华、努力学习,争做新时代接班人,把祖国的明天建设得更美好。”
随后,师生们还参观了水库调度中心,通过实时监测屏幕了解水库水位调控、水质保护等日常管理工作,直观感受现代水利工程的科技力量与生态价值。“把思政课放在实地场景中,让学生触摸历史、感知精神,比单纯的理论讲解更有感染力。”紫京学校党支部书记、思政教师蒋汉友表示,“此次实践课旨在让学生从本土水利文化中汲取养分,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
近年来,双牌县教育系统持续深化青少年思政教育改革,打破“课堂围墙”,充分挖掘本土红色资源、历史文化、行业精神等思政素材,先后组织学生走进阳明山红色教育基地、县工业园集中区、永岚生态农场等场所,打造“行走的思政课”。此次双牌水库大坝实践课,正是该县以“实地体验+精神传承”模式推进思政教育的具体实践,通过让学生在“看、听、思、悟”中筑牢理想信念,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精神动力。
来源:红网
作者:盘海军 蒋晶 杨莉祯
编辑:陈小婷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