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9月2日讯(通讯员 何鹏)2025年8月29日上午9时许,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采集室内,大四学生何周宇面带微笑地躺在采集床上,血液从右臂流出,流经干细胞采集机器提取造血干细胞后,又从左臂缓缓输回体内,几个小时后,何周宇成功捐献291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了全国第20937例、湖南省第1390例、道县第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了他一家三口的大爱家风——“献血救人”。
7月初,何周宇接到在红十字会工作的父亲的电话,称一名白血病患者和他初配型结果相合,问他是否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何周宇当即回应:“我愿意!作为一名青年党员,这是我对生命的承诺,也是我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人的机会。”
回想起为什么会加入中华骨髓库,他记忆犹新,2022年8月17日,他在父亲的陪伴下第一次踏上了献血车,一张鲜红的《无偿献血证》成了他送给自己的成人礼物,此时手持献血证的何周宇,已然接过了家庭大爱的接力棒。2023年8月,他在父母的影响下,郑重地填写了捐献志愿登记表,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加入中华骨髓库只是何周宇弘扬好家风的起点,这三年里,从街头流动采血车到固定献血屋,他积极参加无偿献血,5次献血共计2000毫升殷红的血液见证着他为爱出发,2025年8月24日,他在父母的全程陪伴下住进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血液内科,为后续的采集工作做足准备。8月29日上午,连续注射4天动员剂带来的腰酸与疲惫,如同一次次无声的提醒,提醒着他要去挽救一个素未谋面的生命,但他依然怀揣着坚定的信念稳步走进了造血干细胞捐献采集室,将另一个生命的希望之火成功“点燃”。
何周宇的奉献基因,始于他流淌在血液里的大爱家风。他的父母累计献血17次,总量达6500毫升,父亲更是长期坚守在红十字工作一线,从青丝到鬓角染霜,将党员的承诺与红十字工作者的责任化作卷起袖子的每个瞬间,以最动人的言传身教浸润着何周宇的成长。从无偿献血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当何周宇接过荣誉证书的那一刻,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青年党员的担当,更是一个家庭善意的流动与传承——一种温暖而强大的力量,正照亮更多人的生命。
捐献当天,湖南省红十字会和市县红十字会的相关领导也专程来到采集室看望何周宇,与他亲切交谈,给予他贴心照顾和慰问,并为他颁发了荣誉证书和红十字慰问金,共同见证这场生命之约。
来源:红网
作者:何鹏
编辑:王杨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