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2月18日讯(通讯员 李政 郑会琼)2月10日,永州职院附属医院(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通过绿色通道、多学科协作,为一位高危嵌顿疝老人成功实施紧急微创手术。通过后续住院治疗,此老人于2月17日康复出院。
17:00惊险开场
2月10日17:00,一位七旬老人持续腹痛到永州职院附属医院就诊,经接诊医生李政查体发现其右侧腹股沟区已出现直径5cm质硬包块,触痛明显,嵌顿时间超过4小时,随时可能引发肠坏死,且患者有咳嗽咳痰。CT检查显示:1.腹股沟区嵌顿性疝;2.肺部多发含气囊肿,不排除肺大泡;3.食管裂孔疝。
救治难点
三大致命关卡:一:时间炸弹:6小时黄金抢救期内必须解除肠管嵌顿。二:麻醉雷区:食管裂孔疝可能引发胃内容物反流窒息,咳嗽可能引发气腹并发症。三:生命天平:既要快速完成手术,又要保护脆弱的心肺功能。
17:20术前会诊
由于患者年龄较大,且合并多种基础疾病,面对如此紧急、复杂的病情,普外科主任和靖接到接诊医生汇报后迅速启动绿色通道,会同麻醉科、呼吸科、心血管科等多学科进行术前会诊、讨论、评估,制定详细的手术及麻醉方案,并准备了多种应急预案,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18:00紧急微创手术
18:00,实施麻醉。麻醉科采用“头高斜坡位预氧合+可视喉镜快速插管”,既防反流误吸又保供氧。
18:20,施行腹腔镜探查术。动态调控“生命参数”:将气腹压力降至12mmHg(常规15mmHg),减少对心肺压迫;实施“麻醉阻击战术”:每5分钟调整一次麻醉深度,平衡手术刺激与循环稳定;全程“血液护航”:通过超声监测指导补液,维持肠道微循环。
18:40,施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探查发现嵌顿小肠约20cm,肠管呈紫红色淤血状态。将肠管回纳腹腔,当腹腔镜屏幕显示解除嵌顿的肠管重新恢复粉红色泽时,预示着避免了肠切除带来的严重创伤。随后,采用腹腔镜下无张力疝修补术(TAPP)完成治疗。
18:50,手术顺利完成
整个手术历时仅50多分钟,出血量不足10ml。术后该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顺利返回病房,次日即恢复流质饮食。
微创技术优势
据和靖主任医师介绍,此类高龄嵌顿疝患者救治必须与时间赛跑,且施行微创手术有较大的优势。微创技术既能快速解除嵌顿危机,又能通过高清视野精准判断肠管活性,较传统开腹手术创伤更小、恢复更快。
下一步,永州职院附属医院将积极响应永州市卫健委2025年医疗服务提升年活动的号召,通过不断改善医疗环境、优化诊疗流程、开展优质服务等系列措施,持续提升医疗服务的安全性、舒适性、便捷性和可及性,为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和幸福感作出积极贡献。
来源:红网
作者:李政 郑会琼
编辑:王杨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