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拆弹专家”成功为患者解除“不定时炸弹”

红网时刻新闻2月19日讯(通讯员 唐爱平 孙小倩)近期71岁的张爷爷因头痛、突发右侧眼睑下垂、复视1天,来到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入院后体查:张爷爷右眼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右眼向内、向上、向下活动不能。入院第二天神经内科团队凭借丰富的经验给张爷爷行DSA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张爷爷右侧颈内动脉C7段有动脉瘤。且动脉瘤瘤体远端还有一个子瘤,形态极不规则,随时可能再次破裂危及生命。

微信截图_20250219152426.jpg

张爷爷的动脉瘤体发出了胚胎型大脑后动脉,行动脉瘤栓塞手术时稍有不慎可能导致该动脉闭塞,会给张爷爷带来灾难性后果。但张爷爷的动脉瘤形态极不稳定,随时有再次破裂危及生命可能,但不能坐以待毙。神经内科团队并没有迟疑,经多学科会诊讨论,迅速制定好手术方案,在张爷爷住院后第三天便将“炸弹”锁定,在全麻下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手术顺利,拆弹成功。术后恢复良好,无新发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第四天便好转出院。

图片5.jpg

据相关报道每100个成年人里有7个,脑袋里藏着“炸弹”,平时感觉不到,一旦爆炸,就会引起颅内出血等相关的严重并发症,最多见的形式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脑血管意外的一种。这种“炸弹”,叫做“颅内动脉瘤”。颅内动脉瘤首次破裂出血病死率达35%,再次破裂出血病死率高达60%-80%,有10%-15%的患者在动脉瘤破裂后来不及送医院就诊就发生猝死。

颅内动脉瘤并不是肿瘤,是指发生在颅内动脉壁上的异常膨出。因动脉壁薄弱而突出,最大危害是破裂出血。因此其治疗是通过外部结扎夹闭,或是内部填塞,将动脉瘤排除在血流之外,从而达到不让其破裂出血的目的。内部填塞的方式就是通常所说的介入栓塞术。“介入”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它没有刀口,不需拆线;所有操作在血管内进行,创伤很小,避免了脑组织的损伤;患者舒适感较高,住院周期短,这也降低了一些卧床病人容易出现的手术后并发症,比如肺部感染、创口感染、褥疮等。

多年来,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创新前行。近年来神经介入团队日益壮大,2022年率先在零陵区开展经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目前能熟练开展脑血管造影(DSA)、机械取栓术、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动脉瘤栓塞术等介入治疗。

来源:红网

作者:唐爱平 孙小倩

编辑:王杨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z.rednet.cn/content/646946/53/14714590.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