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林海深处的“诗与远方”——永州以林业高质量发展践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生态理想

红网时刻新闻3月18日讯(通讯员 吕祎馨 郑卫民)在湘南腹地的层峦叠嶂间,永州2317万亩林海如绿色绸缎铺展,当春风拂过零陵区黄田铺镇舜帝庙村的油茶林,5000亩林下套种的紫菀与射干正舒展叶片,与新植的樱花、紫荆交织成粉白紫绿的梦幻画卷,让“关心粮食和蔬菜”的朴素愿望在年轮里生长出浪漫的注脚。

诗意栖居:田园牧歌的现代演绎

零陵区何仙姑省级森林公园的樱花大道上,800株染井吉野樱正如云似霞。这里创新“防火林带+景观林”模式,在3.7公里林火阻隔带两侧种植樱花、紫荆等防火树种,既提升生态防护效能,又打造“四季有花、季季不同”的森林景观。2024年春季义务植树活动中,全市干部群众栽植樱花、桃花、红枫等观赏树种210万株,让防火林带变身“生态画廊”。

微信图片_20250318113114.jpg

微信图片_20250318115005.jpg

江永县兰溪瑶族乡香花井村的5300亩桃林迎来盛花期,粉色云霞铺满山谷。这个曾因“八分石头两分土”闻名的“光棍村”,如今家家有果园、户户住新房。村民何作永在50亩桃园里种植鹰嘴桃、黄桃等10余个品种,年收入突破30万元,不仅盖起三层小楼,还娶回了外乡媳妇。全村270户中有260户种桃,吸引60余名外地姑娘嫁到瑶寨。每到花期,游客在桃林间体验采茶、挖药,带动周边民宿入住率达80%,年接待赏花游客87万人次。

微信图片_20250318113112.jpg

富民产业:土地里生长的幸福密码

零陵区舜帝庙村的油茶基地里,村民们在樱花树下采摘茶果。这里的“油茶+中草药+观赏花卉”套种模式,让每亩林地年增收2000元,带动120余户农户年均收入突破2.8万元。中央财政奖补政策如催化剂,2024年新造油茶林13万亩,其中混交彩叶树种占比达20%~25%,保费规模达3000万元。

宁远县鲤溪镇的14.49万亩林地变身“聚宝盆”,1.4万亩以油茶种植为核心,突出锥栗、牛羊、蜜蜂、黄精、山鸡等5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土特产为重点,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创新林产品产销模式,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惠及群众360余人次,人均年收入2.8万元。

诗与远方:生态红利的普惠共享

湖南阳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双牌县,同时也是国家森林公园,依托98%的森林覆盖率和年均20℃的清凉气候,打造了集森林浴场、吸氧亭、药膳房于一体的生态康养体系。

冷水滩区伊塘镇的市森林植物园食用菌示范基地内,赤松茸在银杏林间破土而出。这种仿野生栽培模式既利用了林下阴凉湿润的微环境,菌渣又反哺树木生长,形成“林菌共生”的生态循环。每亩林地可产鲜菇2000斤,按市场价12元/斤计算,亩均收益突破2.4万元。科研团队全程提供菌种培育、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支持,并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带动周边200余户村民参与种植,户均年增收2.8万元。

站在阳明山巅极目远眺,林海与花海交织成流动的画卷,智能步道的光影与萤火虫灯的星芒相映成趣。永州正以生态优先的笔触,将“喂马劈柴周游世界”的浪漫愿景,书写在每一株油茶的年轮里、每一片樱花的花瓣中、每一缕山风的呼吸间。这片浸润着生态文明基因的土地,正以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诠释着新时代的“诗与远方”。

来源:红网

作者:吕祎馨 郑卫民

编辑:王杨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z.rednet.cn/content/646947/52/14791002.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