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从严治党这场没有终点的“赶考”中,年轻干部既是新时代的“答卷人”,也是新征程的“阅卷人”之一。从2012年中央八项规定破冰启航,到新时代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拓展,作风建设这张“金色名片”历经十三年淬炼愈加璀璨。面对“船到中流浪更急”的考验,年轻干部当以“清”字打底、“严”字当头,在思想淬火中锻造政治“硬核”,在作风养成中校准为民“坐标”,让青春芳华在全面从严治党的熔炉中绽放璀璨光芒。
扣紧“思想扣”,以“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定力筑牢信仰之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现实中,个别年轻干部把警示教育当“故事会”,把廉政教育当“走过场”,把整改落实当“交差作业”,殊不知思想的“总开关”松动,就会陷入“温水煮青蛙”的险境。年轻干部当以“吾日三省吾身”的自觉,始终如一践行“三个务必”,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如“春起之苗”在思想沃土中生根发芽。要深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思想密码,在日常学习中培根铸魂。通过“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构筑思想交流“能量场”,在常学常新中校准人生航向。
系牢“行动扣”,用“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担当破除形式主义顽疾。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但“文山会海穿新衣”“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变异问题,如同“灰犀牛”般侵蚀改革成果。破除“痕迹主义”的紧迫性要求年轻干部要深悟“徙木立信”的千年启示,以务实行动筑执政公信。要牢记“坐在办公室都是问题,走下去都是办法”的实践真谛,主动跳出“内卷式”报表的怪圈,走进乡村振兴的“希望田野”,深入老旧小区改造的“民生现场”,用沾满泥土的脚步丈量民情。要像“时代楷模”那样,把论文写在脱贫攻坚的大地上;像“小巷总理”那样,用“铁脚板”走出社区治理新天地。唯有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方能在“破冰”中突围,在“解题”中成长。
扎紧“作风扣”,守“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的底线擦亮廉洁本色。当前,“围猎”关键岗位年轻干部的“陷阱”呈现隐蔽化、智能化趋势。从“天价月饼”到“电子红包”,从“私人会所”到“云送礼”,“四风”问题穿上“隐身衣”考验着年轻干部的鉴别力。年轻干部要牢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的古训,警惕“第一次”失守、“小意思”破防。要像“燃灯者”那样,在改革发展中坚守信仰;像“草鞋书记”那样,用一生践行“党是一生的追随”。要善用“第一种形态”打好廉政“预防针”,在“八小时外”构建监督“防火墙”,让廉洁自律成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年轻干部当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作风建设“永恒课题”。打铁必须自身硬。唯有以“清”为舟,以“廉”作楫,方能在新时代的浩荡东风中破浪前行,用青春之笔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壮阔画卷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者:江华县委组织部 王俊彦、江华县白芒营镇人民政府 陈倩)
来源:红网
作者:王俊彦 陈倩
编辑:王杨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