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医疗服务提升年丨永州市中心医院:VV-ECMO支持市县多学科携手助患者成功闯关

红网时刻新闻4月23日讯(通讯员 刘霑)近日,永州市中心医院中心ICU成功开展全市首例在VV-ECMO高级生命支持下长途转运并行严重胸部外伤合并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标志着永州市在多发伤危急重症的转运及救治技术方面取得新的突破。ECMO即体外膜肺氧合,是采用体外循环技术进行操作和管理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将患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在特殊材质的氧合器中氧合,即去除二氧化碳、增加氧气,之后氧合的血液被重新泵回患者的循环系统。ECMO暂时替代心肺功能,为心肺功能恢复赢得宝贵的时间。VV-ECMO是ECMO的常见模式之一,主要用于支持呼吸功能,适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肺炎等导致的严重呼衰等,呼吸机治疗无效的患者。

生命危在旦夕 ECMO救治为患者带来生机

43岁的中年男性患者张某某于2025年3月31日在工地不慎从高处(约5-6m)坠落,当时立即出现意识障碍,送往道县人民医院就诊,患者多发伤、创伤性合并失血性休克、严重胸部外伤(连枷胸,双侧血气胸,双肺挫伤,多发肋骨骨折)、颅脑损伤,经过积极治疗4天后呼吸衰竭不能纠正,存在重度低氧血症,血气分析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监测数据均处于危急情况,病情非常凶险,随时有呼吸心跳骤停风险。

面对张某某的危急情况,道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立即将病情汇报给市中心医院ECMO中心,ECMO中心决定立即启动ECMO救治。永州市中心医院蒋少军副院长高度重视,派遣永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王春晖主任医师及副主任唐飞副主任医师团队迅速行动,整理设备,到达当地医院实施VV-ECMO技术支持肺功能,为后续的进一步检查和手术争取机会。预冲、穿刺、插管、转机,重症医学科ECMO团队默契配合,迅速建立VV-ECMO体外循环。当暗红色的静脉血液由离心泵从体内引出,通过人工肺氧合成鲜红的动脉血灌注回体内,监护仪显示,张某某的血氧饱和度迅速回归正常,VV-ECMO体外循环成功为他打通了生命的“血液通道”。

携带设备转院并检查 困难重重

1839.jpg

1858.jpg

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ECMO团队决定转运张某某至市中心医院进行下一步手术治疗。这对于张某某和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来说,又是一场相当严峻的考验,呼吸机、ECMO、监护仪、氧气瓶、微量泵……这些维持张某某的生命体征的机器在搬运过程中必须运转正常,任何一个管道的移位或者脱落都会造成严重后果。转运路线,担架车、机器、氧气瓶等进入电梯的顺序和摆放位置等细节都要提前规划。在团队的紧密协作下,张某某于4月4日夜间安全转院至市中心医院。

VV-ECMO支持 多学科携手助患者成功闯关

在VV-ECMO支持下,张某某的生命体征平稳,4月5日,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输血科等多学科联合开展急诊手术,术中探查发现右上肺支气管多发软骨环断裂致气管折断改变,段支气管多发裂伤,右上肺完全肺不张,右上、中肺可见多处肺裂伤漏气,超声刀下剖胸探查+右上肺叶切除+凝固性血胸清除+肺裂伤修补+胸膜粘连烙断+右侧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安返病房,后再次在VV-ECMO支持下行左侧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开胸探查术+左肺修补术+胸膜粘连松解术。经过积极综合性治疗,患者于4月8日成功撤离ECMO。在VV-ECMO支持下多学科携手助患者成功闯关。

11385.jpg

11512.jpg

目前,张某某意识清楚,肺功能明显改善,肺部感染控制良好,气管切开状态,高流量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生命体征稳定。这位患者的成功救治,得益于“终极救命神器”——ECMO的成熟运用于临床,还得益于市县多学科的密切协作,充分彰显永州市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

来源:红网

作者:刘霑

编辑:王杨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z.rednet.cn/content/646948/67/14897035.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