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5月7日讯(通讯员 曹珈喜 邓昀)湘南四月,春和景丽。在宁远县的校园里,一场名为“春雨行动”的法治教育实践活动,如春风化雨般,悄然浸润着青少年的成长天地。通过“三进三讲三比”的创新模式,宁远县巧妙地将法治教育融入校园治理、课堂教学与家庭教育之中,精心构建起“校、师、家”三位一体的育人坚实屏障。
自去年起,宁远县紧密围绕防性侵、防欺凌、校园安全三大关键主题,依据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精准聚焦学生、家长、老师三类重点群体,有针对性地精心编排了27个法治副校长授课精品课件,并编写了小学篇、初中篇、高中篇三本授课教材。这些举措精准且高效地开展了法治专题辅导培训,为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发挥了积极而显著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发挥精品课件的作用,持续巩固和深化法治进校园的成果,从今年起,宁远县将防性侵、防欺凌、校园安全三个专题教育内容全面纳入学校例会、班会、家长会,积极开展以“进例会、校长讲、比重视程度;进班会、老师讲、比宣传精度;进家长会、家长讲、比配合力度”为主要内容的“三进三讲三比”法治宣传活动。由此,构建起“学校主导、教师主责、家长参与、法治保障”的立体化法治教育体系,实现了法治副校长工作机制与学校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三维渗透:法治理念深植教育肌理
宁远县成功突破传统普法“最后一公里”的困境,以“三进”工程将法治理念深深植入教育的每一寸肌理。
“进例会”,校长化身法治领航员,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条款巧妙融入学校管理的“基因链”。宁远三中校长郑建民每月在行政会议上必讲法治案例,有力推动“法治思维”成为学校管理的共识。“法治思维就像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的管理方向。”郑建民感慨道。
“进班会”,教师变身普法魔法师,通过“模拟法庭辩论”“防欺凌情景剧”等沉浸式课堂,将原本枯燥的法条转化为充满青春活力的叙事。岭南中学的“法治故事接龙”课堂,让学生们化身法律编剧,法治参与率大幅提升至85%。“孩子们在参与中真正理解了法律的意义。”岭南中学的一位教师说道。
“进家长会”,莲花小学家长郑某是一名派出所民警,在家长会上秒变讲师,将小学生防性侵、防欺凌以及校园安全讲得明明白白,同时还讲解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充分发挥了家长资源优势,通过家长教家长,使家校融合更紧密、更切实际。全县各学校还建立了“家长法治教育资源库”,将家长中的法官、检察官、律师、教师、心理咨询师、媒体工作者等有较高知识储备的家长挑选出来,邀请到校参加普法活动,通过课堂授课、互动讨论等方式,引导其他家长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积极有效地促进家校联系,拓宽家校共育途径,打造家校成长共同体。
三方共振:育人合力破茧成蝶
如今的法治教育,在宁远县不再是“独角戏”。校长带头讲,郑建民校长以三个主题法治讲座为支点,将法条拆解为25个生动的生活案例,教师知晓率飙升100%;教师创新讲,设计27套“法治剧本”,实验中学的“法治剧本杀”设置找凶推理、普法演绎、法治答题、趣味活动、沉浸还原四大环节,让学生仿佛“穿越”到法治现场;家长主动讲,别开生面地将法律知识融入家庭教育场景,点燃了家长群体参与教育、家校协同共育的热情。
三级赋能:长效机制生根抽芽
长效机制是法治教育的“永续动力”。“比重视”,将法治教育纳入学校教师绩效考核;“比精度”,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由各班主任严密组织法治教育活动;“比配合”,家校联动织密未成年人成长守护网。
法治副校长驻校履职率达到100%,去年以来县校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联合法治副校长成功调解涉校纠纷32起,法治教育从“短期运动”成功蜕变为“常态机制”。
漫步在宁远县的校园里,法治文化长廊上的漫画生动诠释着教育成果:幼苗在“法”字藤蔓的荫护下,绽放出绚丽的法治之花。县委书记胡勇刚总结道:“‘三进三讲三比’模式让法治教育从‘独角戏’进化成‘交响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筑牢了法治根基。”
法治春风化雨,宁远县正以“三维渗透、三方共振、三级赋能”的创新实践,在湘南大地书写着法治护航青少年成长的崭新篇章。在这片法治教育的沃土上,法治之光正照亮每一颗青春幼苗的成长之路,筑牢守护未来的“金色屏障”。
来源:红网
作者:曹珈喜 邓昀
编辑:王杨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