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0月13日讯(通讯员 胡馨 王美玲)“我以为我这辈子都要和那条腿说再见了,是你们给了我重新站起来的希望和勇气。”近日,在永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ICU)的病房里,27岁的小周(化名)握着主治医生的手,声音哽咽却目光坚定。
数日前,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正值青春年华的小周跌进了人生至暗时刻。巨大的撞击力导致其右小腿遭受严重撕脱伤,大片肌肉组织与主体分离,创面血肉模糊,血管、神经、骨骼暴露,伤势极其危重。在当地医院紧急处理后,面对如此复杂严重的损伤,接诊医生给出了一个沉重却看似“稳妥”的建议——截肢。这对于一个27岁的年轻人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
不甘心就此失去下肢,怀着一线希望,小周要求立即紧急转运至永州市中心医院治疗。
“患者这么年轻,我们必须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争取保住他的腿!”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驻永州市中心医院帮扶专家汤石林、永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病区主任唐飞在接到患者后,态度坚决。
时间就是生命,保肢更是争分夺秒。永州市中心医院迅速启动多学科协作(MDT)诊疗模式,一场以ICU为主导,联合骨科、心胸血管外科、麻醉科等多学科专家的“保肢攻坚战”立即打响。
ICU团队首先承担起生命支持的重任,稳定小周的生命体征,积极纠正创伤性休克,进行高效的液体复苏和抗感染治疗,为后续手术创造了至关重要的基础条件。患者情况稍稳后,外科团队接力上台。医生们像精密的工匠,在显微镜下仔细清除所有失活和污染组织,反复冲洗创面;心胸血管外科专家精准吻合受损的血管,重建下肢血运;骨科医生则对骨折部位进行了稳固的内固定。手术复杂而漫长,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术后,小周被送回ICU。严重的创伤和大型手术引发了剧烈的全身炎症反应,并伴随着高风险感染、急性肾功能损伤以及血栓形成等问题。ICU团队为他制定了集束化治疗方案:合适的抗生素选择、精细的镇痛镇静管理、严密的容量监测、物理预防血栓、精准的营养支持……护理团队24小时不间断地监测患肢血运、颜色、温度和肿胀情况,细致地进行伤口护理,为组织愈合提供了最佳环境。
在ICU全体医护人员日夜不息的守护下,患肢血运逐渐稳定,创面肉芽组织开始新鲜生长,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全身状况一天天好转。随后,市中心医院多次为他开展创面修复手术,包括植皮术,最终实现了创面完全闭合。
当看到自己原本几乎要失去的右腿完整地保留下来,并且逐渐恢复知觉和轻微活动能力时,小周和家人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经过系统治疗和康复,目前小周病情稳定,达到出院标准。
永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专科主任王春晖表示:“此例严重下肢撕脱伤患者的成功救治,充分体现了严重创伤在以重症医学科为主导下多学科协作(MDT)模式救治的巨大优势。它打破了学科壁垒,实现了资源整合,为处理复杂危重创伤提供了最优解决方案。不仅挽救了生命,更最大程度地保全了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这对于一个年轻人未来的生活至关重要。”
这场与时间赛跑、与创伤角力的“保肢战”的胜利,不仅是医疗技术实力的展现,更是医者仁心与人文关怀的生动诠释。永州市中心医院将继续用精湛的技艺、坚定的信念和温暖的守护,为每一位患者托起希望的明天。
来源:红网
作者:胡馨 王美玲
编辑:王杨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